首页 国内 经济日报:从“向丰”看西北地区脱贫攻坚

经济日报:从“向丰”看西北地区脱贫攻坚

《经济日报》:从“祥丰”看西北扶贫 今年标志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结束。在宁夏考察期间,笔者了解到,在西吉县马立安乡张宝源村有一个“宁夏祥丰循环工业园”。可以说,…

《经济日报》:从“祥丰”看西北扶贫

今年标志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结束。在宁夏考察期间,笔者了解到,在西吉县马立安乡张宝源村有一个“宁夏祥丰循环工业园”。可以说,循环经济在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并不新鲜,但在西海固这样的西部地区却是新生事物。

西吉县是宁夏目前唯一没有脱贫的县,而马立安乡张宝源村的脱贫任务更加艰巨。村里有500多户人家,300多户人家是有身份证的贫困户。前几年,当地政府千方百计帮助村民脱贫,但效果不明显。后来,经上级批准,村里不再平均分配扶贫资金,而是集中力量发展循环产业。于是,“宁夏祥丰循环工业园”成立,用档案和卡片从300多户贫困户手中转移了数百亩土地,每年生产加工淀粉1万吨。产品远销山东、河北、江苏等地。两年后,工业园区各行业总产值达到1500多万元,净利润达到400多万元。张宝源村300多户贫困家庭通过分红和劳动脱贫。

“宁夏祥丰循环工业园”的成功探索并非个案,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打破“一刀切”的僵化做法。西北内陆地区经济欠发达,发展理念落后于东部地区。单个地区很容易制定强制性计划,并在其发展中做到“一刀切”。然而,在实践中,即使一个县不同的乡镇有不同的自然禀赋,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不均衡,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是不可行的。“宁夏向峰循环工业园”的成功探索源于马立安乡放弃“一刀切”的做法,使张宝元村大胆做循环经济试点,告别了趋同之路。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方法。

共同努力摆脱贫困。上级分配的扶贫资金有限。如果辣椒面平均分布,可能会削弱扶贫资金和力度。相反,最好集中宝贵的扶贫资金,发展扶贫产业,实现关键突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发挥村集体的力量,互相帮助。因为,无论是西吉县的“宁夏向峰循环工业园”、同心县下马关镇的养牛业,还是红寺堡区新庄集镇的黄花菜业,都有赖于集体经济的力量,大力推动工业扶贫。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作者:徐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105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