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门头沟清水镇废弃矿山荒沟开出“清水花谷”

门头沟清水镇废弃矿山荒沟开出“清水花谷”

原名:“清水花谷”,在门头沟清水镇废弃的矿山废沟中开辟 在门头沟清水镇低收入村开发田园综合体,走生态致富之路- 废弃矿井废水沟开启“清水花谷” 8月底的一大早,…

原名:“清水花谷”,在门头沟清水镇废弃的矿山废沟中开辟

在门头沟清水镇低收入村开发田园综合体,走生态致富之路-

废弃矿井废水沟开启“清水花谷”

8月底的一大早,从市区出发,沿着109国道盘山蜿蜒而上,行驶了近90公里,我来到了北京城西深处的一个名为“清水谷”的村庄——下清水村。蓝天白云下,青山环抱,300多亩花田现已进入花期。百日菊、硫磺菊、荷兰菊、向日葵、鸡冠花等20多种景观花卉层层叠叠,环抱在一起,健身步道、休闲亭交织在一起,百花齐放,飘出阵阵花香。走在花丛中给人的感觉是“人在山川之中,如在画报世界中旅行”。

打造“清水花谷”

绿水青山增加收入

对于一个靠绿水青山来增加收入的低收入家庭来说,余克明近年来的生活就像这个五彩缤纷的花谷一样“多姿多彩、其乐融融”。当《北青报》记者看到余克明时,他正在烈日下的古画花园里“鸣锣驱鸟”。他一只手拿着超过10公斤的锣,另一只手举起他的木槌,用力地敲打它。很快,躲在小米地里寻找食物的\”家鸟\”听到刺耳的锣声,突然飞了出来。“现在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儿都回来了,成千上万的鸟儿每天都可以飞来觅食。”余克明告诉《北青报》,为了建设生态园林花卉综合体,“清水花谷”专门开辟了几十亩土地,种植谷子、藜麦、高粱、油葵等作物。为了保护花谷的耕地,每天都有锣鼓鸟被驱赶出去。古画花园不仅秋天丰收,还为古画增添了色彩。秋收时,藜麦是深红色的,油葵是黄澄澄的,小米是金色的,五彩缤纷。

清水藜麦以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味道和淡淡的坚果香味而闻名。在收获季节,许多买主前来购买。”他告诉《北青报》记者,每年秋天50亩地种植的藜麦产量可达6至7公斤。现在余克明正致力于花谷。他说这是秋收前的紧急时刻。每天,他都需要观察庄稼的生长情况,及时除草、浇水和驱鸟。通过在古画花园耕作,他每天可以拿到100元的工资。加上年底村集体收入的分红,他的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

废弃的煤矿成为生态观光区

解决80户低收入家庭的就业问题

对于克明来说,他生活在一个舒适的国家,每天都有鲜花相伴,早在五年前,“我想都没想过”,我甚至不认为他可以靠“青山绿水”致富。一旦他住在这个村子和我的村子里,他不仅没有安全感,而且生活环境也很糟糕。清水村在辽代成为一个村落,明代分为清水上村和清水下村。这些村庄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煤炭资源。20世纪80年代初,清水镇是煤炭开采最丰富的地方,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经营煤炭运输。余克明也是其中之一。他每天早起,把原煤送到周围的蜂窝煤场。全家都靠他的收入生活。

“当时村子里,风是黑色的。在煤矿里走来走去,衣服和鞋子都是黑色的。”余克明告诉《北青报》记者,当时这座山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植被。空气中弥漫着煤尘的刺鼻气味。

2009年,余克明的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村里的“小煤矿”被关闭,以前的“金山”消失了。生活在这些黑金土地上的当地人走上了生态发展的道路。起初,余克明出去打零工,靠维持生活,年收入不到5000元。直到2015年,这个村子发展成了“清水花谷”,他的生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为恢复被采矿破坏的矿山,下清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金生与村“两委”集思广益,采取土地出让方式,整合小流域管理、一案一议财政奖励等项目资金,创建了集观花、摄影、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清水花谷”生态观光园。同时,还解决了80名低收入村民的就业问题。

余克明也拿到了“第一桶金”,看到了通过生态致富的希望。\”我们土生土长的庄稼人总是靠最低生活保障过活,总是感到尴尬.\”古画完工后,他自愿去村里帮忙。整地、播种、间苗、除草…整个五月都在忙碌中度过。看着第一朵五颜六色的花在他耕种的土地上生长,他感到充实和满足。此外,通过自己的努力,他2015年的年收入从不到5000元增加到了1万元。

发展红色藜麦种植

在线和离线双通道销售

然而,清水花谷的建设并没有停留在观光上,村里也开始种植,以建立一个生态园林花卉综合体。2019年,该村种植的50英亩红色藜麦获得了丰收,产量为7000公斤,利润为50万元。余克明不仅参与了种植,还加入了收获、加工和包装团队。村委会积极与对口支援单位协商,定期购买藜麦。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双通道销售。余克明的年收入也增加了1.8万元。

如今,村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守卫家门、整地、播种、间苗、驱鸟、照料和浇灌土地来赚钱…依靠古画,村民们过着富裕美好的日子。正文/记者浦长廷

延长

冬天享受冰瀑,夏天参观花谷,打造一个精致的农业花园综合体

“煤矿关闭后,我们一直把生态旅游作为增长点。近年来,通过特色种植改变了村庄的发展和生活方式。今后,我们的种植农业将更加‘精细’。”下清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金生表示,他将建设一个以花卉为主体的精品农业园区,种植“小而精”的作物,如红土豆、黑土豆和芦笋。此外,在该村还种植了中草药,如料五味和芍药。

冰雪也是金山银山。为了解决冬季反季节旅游问题,王金生利用村内海拔高、气候寒冷的地理优势,带领村民在国道沿线营造冬季“冰塑”景观,带动乡村旅游,促进旅游接待业和农产品销售。在清水村委会的墙下,悬挂着这样一面旗帜:“冬天的冰瀑带动经济发展,夏天的花谷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截至2019年底,下清水村143户低收入家庭中有262人实现了全面扶贫,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154元。

正文/北京青年报记者浦长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207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