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紫禁城建成600年”展开幕,一部建城史,说不尽千古风流

“紫禁城建成600年”展开幕,一部建城史,说不尽千古风流

原标题:“故宫建于600年前”,一段筑城的历史,而且没完没了 昨天,故宫600周年展览在故宫博物院武门展厅举行。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占据了一个大国首都的…

原标题:“故宫建于600年前”,一段筑城的历史,而且没完没了

昨天,故宫600周年展览在故宫博物院武门展厅举行。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占据了一个大国首都的市中心,开启了世界上最长的城市中轴线。收藏品中的文物被列在世界之前…

从对封建王朝的尊重,到战争年代的流离失所,再到新中国的重建。紫禁城600年的历史浓缩了中华民族数百年的历史。当人们参观故宫博物院时,他们应该对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有所了解。

布局讲究章法,集宫造术于一身

它来自封建王朝,每一个脚印都承载着千百年的智慧。

故宫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居住在这里,统治着这个国家。故宫融合了唐宋的规定,结合城市功能和景观情况,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建筑思想的集中体现。

故宫博物院藏长春宫唐阳清同治(1862-1874)

1402年,明朝开国皇帝朱迪下诏于明年5月修建北京宫,并派官员收集书籍和烧砖,招募来自世界各地的工匠、军士和人民,从而开始了北京宫的建设。《史明录》记载,北京建于桂亥初,寺庙、宫殿、城门的规矩与南京一样。而且高开雄壮,连入。

宫殿建造时,木材质量非常严格,木质框架和装饰采用优质楠木。楠木多生长在偏僻的山沟里,地处群山之间。树又高又直,砍树极其危险。俗话说“千人入山五百人出山”。每当一座大建筑建成,拾柴者就有死亡的危险。

修建故宫对石材构件所需的石材规格要求极高。开采长度超过7米的巨石,如台阶石,难度很大。北京周边有很多采石场。为了在石材被送到施工现场之前对其进行加工和制造,在市中心还建立了一个预制石材的场地。故宫现存最大的石雕是包和殿后面的皇家道路石,重达250吨,相当于4000个成年男子的体重。

8000多万块城砖被用来建造城墙和宫墙。每块城砖重24公斤,共计193万吨,约3163万人。

轴对称体系是古代宫殿建筑布局的特点。紫禁城外,面向太和殿、中和殿、包和殿的“三殿”建筑,与文化殿、武馆一起,在布局上形成了左夫游碧的趋势。后庭干青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东西五宫的布局也符合轴对称体系。

在古代,四角被称为“地理维度”和“四维”。天圆的地方,天有九根柱子支撑,地有四根柱子支撑。四角制是周立考公基高档建筑的做法,后来被皇帝采用。故宫四角有角楼,外界“三宝殿”庭院四角有重楼,也是四角制的体现。

故宫管制那么严,宫殿又高又华丽。有没有西方的建筑?是的。颜夕宫的赵玲轩是紫禁城内唯一以砖石和金属为主体结构的西式建筑。它也被称为“水晶宫”,建于宣彤元年(1909年),因1911年革命被迫停工。它的结构钢梁来自英国,内墙砖来自德国,石材都是本地制造。中西建筑和装饰的碰撞在建筑中随处可见,形成了中西建筑风格的结合。

文物南迁8年,行万里路

建筑的命运与时代密不可分。1912年,清朝皇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故宫怎么免疫?

根据民国政府给予的优待,青石暂时住在故宫的皇宫里,把故宫外的三宝殿(太和殿、中和殿、包和殿)和三海(南海、南海、北海)交给了民国政府。1914年10月,民国内务部设立的古物展览中心在武英堂正式开放,紫禁城外开始对外开放。开幕第一天,就有2000多名观众在东华门和西华门购票,据第二天公布的“展厅和社坛游”显示。在武英堂和精思堂之间的中间通道,专门设置西式大型围椅,供观众休息。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副本)

回应故宫历史上首次对外开放的是溥仪小朝廷的困境。溥仪的小朝廷暂时住在紫禁城的皇宫里,财政收支越来越不平衡,甚至负债累累。1922年3月,为了给溥仪的婚礼筹集资金,青石内务府提议以120万元的价格将奉天关兴保管的《四库全书》卖给各使馆。日本内政部想收购。北大教授沈建世、沈世源、单卜安、马宇藻、、、钱、周作人联合发表《警告中国人民,为了窃取清代四宝,要尽早开始谈判》。

清宫中几代人积累的珍宝和古物以奖励、抵押和拍卖的形式逐渐流出紫禁城。更严重的是,1923年6月26日晚,苻坚宫花园发生火灾,赣江、嘉庆时期珍藏的珍贵藏品和溥仪的结婚礼物被完全烧毁。两天后,《北京日报》创办人邵飘萍发表《清代紫禁城大火的责任》,建议民国政府尽快妥善处置溥仪及其家人,以解决未来的灾难。

1924年11月5日,国民政府颁布了《票据交换所优惠待遇修改条件》,要求溥仪当天出宫。随即成立了打扫房间和善后处理委员会,并聘请专家学者对宫廷物品进行检查。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馆,设有古物博物馆和图书馆。原本戒备森严的故宫挤满了普通人,原本属于皇帝的古物吸引了新的观众。

1933年日本人入侵山海关时,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故宫文物南移。2月至5月,故宫博物院、古物展览中心、颐和园、国子监等19000多箱文物分五批运往上海保存。1936年12月,上海的文物迁到南京,存放在朝天宫。次年,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相继爆发,南京文物被迫分三路撤到西南,历时八年,耗时数万里。

根据《文物播映与迁移路线图》,故宫向南移动的历史遗址有60多个,覆盖20多个城镇。目前保存较好的古迹有南京朝天宫存放处、贵阳毛府、重庆安达森外事处、成都大慈寺、安顺华严洞等。

故宫博物院20世纪50年代收藏的《文物广播与移动路线图》(复制品)

与此同时,在北平故宫建筑群中,中国建筑学会和季芹工程部完成了对故宫和北平中轴线建筑的系统测绘,完成了700多幅测绘图,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古建筑基础资料。

新中国充分保护和展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从漂泊到重新站立,故宫似乎是一个民族命运的缩影。

1949年北平解放后,接管紫禁城的军管会立即成立了紫禁城工程队。那时候故宫这些年没修过,废墟碎瓦,垃圾堆积如山。

几年来,已经清除了25万立方米的垃圾。疏通金水河2100米以内,挖出河中淤泥5000立方米。翻新了18公里的古雨水沟,增加了5公里的污水管,逐渐改变了故宫破败的面貌。1952年,大批复员军人进入故宫工作,并在故宫组建了临时工程队。故宫西北角楼大修和防雷装置安装已陆续完成。

1961年,国务院发布《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将故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此后,故宫博物院开始了漫长的测绘档案工作。

在“故宫建于600年前”开幕式的第一天,人群拥挤不堪。

2002年,故宫武英殿大修试点开始。这标志着故宫自辛亥革命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修缮最多的建筑保护工程的开始,被称为“世纪大修”。

从传统修复方法的延续到现代保护技术的应用,从高品质材料的普遍选择到官方建筑技术的传承。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管理机制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极大地促进了遗产保护的发展。

以“粘贴”为例。在天花板、墙壁、柱子、门窗等处粘贴纸张或织物。是清代古建筑常见的室内装饰形式。故宫书画裱糊专家王中杰说:“北京故宫后宫的房檐,很多都是裱糊的。这与满族的生活习俗有关,解决了北方建筑内部的防尘防寒问题,达到了保温、通风、采光、美观、整洁的效果,俗称“四白楼”。

在故宫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对裱糊的材料性能、结构层次和修补程序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和分析,发现了清代古建筑的许多裱糊工艺特点。

灵修殿正殿东暖阁后面的滚棚顶端有两个窗套。它的瓷砖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透光材料,急需更换。但是是什么材料呢?从哪里?是怎么建成的?

明代学者涂本君称之为福建米书海月:圆如月,又称牡蛎镜。当地人磨亮它的壳使它变亮,并缩放它以盖住天窗。在过去的五年里,据说保护工作者仔细地绘制和检测了这些成分,并在山川之间跑来跑去寻找它们的来源,为真正完整的保护和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粘贴粘贴原料。

原材料的使用和原有技术的恢复是古建筑保护的基本要求。传统材料市场萎缩,找不到优质材料是维修的主要困难之一。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说:“明清时期,故宫有专门的建筑材料供应基地,所有的材料都是绝佳的选择。目前,在古代建筑材料的供应市场上,已经很难买到符合要求的优质传统材料,导致成品质量与明清时期差距很大。因此,要逐步建立指定的砖、瓦、石、木、灰、纸等传统建筑材料的物资供应基地,形成稳定的物资供应渠道。”

为了解决优质材料稀缺的问题,故宫工作人员走访了传统材料制造商,并逐步在故宫建立了一批官方古代建筑材料基地。2018年,第一批基地在苏州建立。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故宫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的完成不仅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宫600年”展览聚焦600年历史中的18个关键年份,通过故宫的建设、修缮、改造和保护等典型事件,说明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

栏目编辑:范江红

文字编辑:范江红

来源:视觉中国

照片编辑:朱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365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