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蓝天保卫战,这个秋冬季很关键

蓝天保卫战,这个秋冬季很关键

原标题:蓝天保卫战,今年秋冬至关重要 今年秋冬既是十三五最后一个秋冬,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最后一个秋冬,控制效果非常关键。首先,加强大气污染的科学防治…

原标题:蓝天保卫战,今年秋冬至关重要

今年秋冬既是十三五最后一个秋冬,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最后一个秋冬,控制效果非常关键。首先,加强大气污染的科学防治,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必须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污染成因,加强精准治理;其次,要推动本地区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的结构调整;第三,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

9月16日,生态环境部上报全国环境空气体质量。前8个月,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体质量优良天数平均为86.7%,同比增长5.0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31 μ g/m3,同比下降11.4%。

在全国空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即将到来的秋冬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个秋冬,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个秋冬,其防控效果至关重要。

最近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重点是加强空气污染的科学防治和促进绿色发展。会议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成因精细化治理,推进区域能源、工业、交通等结构调整,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

污染控制重点更加准确

治理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期望,也是民生之本。在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重大气污染成因及治理项目报告了相关研究成果,该项目的设立与三年前的另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密切相关。

2017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由原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牵头,科技、中科院、农业、工业信息、气象等部门和单位合作,集中力量解决北京、天津、河北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成因、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等重点问题。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敏近日报道,重点工程从四个方面全面明确了京津冀地区秋冬重污染成因: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容量50%,是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大气中高浓度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导致大气氧化作用增强,是重污染期间二次PM2.5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区域环境容量显著降低,是形成重污染天气的必要条件;区域传播对PM2.5影响显著,各城市平均贡献率为20%-30%,重度污染期间进一步提高到35%-50%。

重点项目坚持科研、产出、应用并举,多项科研成果在一线产生,首次应用于京津冀地区“2+26”城市污染防治线,全力支持实施《打赢蓝天防御战三年行动计划》,应对秋冬重污染天气,促进全区空空气质量整体改善。

与2016年相比,2019年京津冀地区“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22%,重污染天数下降40%。北京市PM2.5浓度由2016年的73 μ g/m3降至去年的42 μ g/m3,重污染天数由34天降至4天。

同时,2019年京津冀地区“2+26”城市GDP达到14.2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17.2%。

“一方面,空气体质量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从环境角度体现了区域优质发展成果,实现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赵英敏说。

结构优化已逐渐成为家装领域

9月7日,鹤岗集团唐刚新区正式投产。鹤岗唐山新区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各项排放指标比最严格的“唐山超低排放标准”降低10%。

河北是中国空气污染控制的前沿。根据《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区各部门在煤炭治理、污染治理、车辆控制、降尘等领域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

环境质量改善的背后是大量扎实具体的环境治理项目和任务。据报道,目前,重点地区“分散污染”企业基本完成整治,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有序推进,城市建成区燃煤锅炉基本淘汰,燃煤电厂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及魏奋平原已完成1800多万农村散煤处理。“公交铁路”取得长足进步,京津冀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26.2%。

随着大气污染治理的深入,空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重污染的天数持续减少。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联合中心副主任柴法河指出,目前大气污染物和气象条件,特别是不利的气象条件,并没有脱敏。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交通结构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一旦秋冬天气条件极其不利,就会发生严重污染。

柴法河表示,为了彻底消除重污染,实现蓝天白云,京津冀地区“2+26”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需要在2016年的基础上减少40%至75%。

锚定绿色发展不变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加强大气污染科学防治的三个要求。

首先,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污染成因,加强精细化控制。继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抓好工业污染整治,清洁替代散煤和柴油车污染防治,加强农牧业生产氨排放控制。针对臭氧污染日益突出的形势,我们将进一步开展区域大气污染控制的科学研究,推动PM2.5与臭氧的协调处理。加强重点地区联合防控。

同时,要推动本地区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的结构调整。加强煤炭的清洁利用。加快钢铁、焦化、石化、建材等产业转型升级。大幅提高铁路运输和城市配送用新能源汽车在散货集疏港的比重。

此外,要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快节能减排环保技术装备、节能新产品和专业服务的完善,加强国际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赢。

目前,臭氧浓度的增加已经成为影响PM2.5后优秀天数的重要因素。记者了解到,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大、臭氧污染防治压力大、改善环境空气体质量进展滞后的城市,生态环境部组织了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的监督和协助,重点是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石油储运和销售行业。

根据《打赢蓝天防御战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今年重点推进分类指导、精准政策,以秋冬为PM2.5重点控制期,以夏季为臭氧重点控制期。同时,抓好重点污染治理工程,全面推进京津冀地区“2+26”城市平原地区农村完成煤改清洁能源、钢铁企业超低排放、大宗货物运输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三大工程,不仅促进空气体质量改善,还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

赵英敏表示,绿色节能环保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协调高质量经济发展和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会增加资金投入,加强资金引导;完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拓宽环保产业市场;积极支持环保产业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并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税收、价格、金融和贸易优惠政策。(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曹红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429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