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逝者丨导弹专家陈定昌:生于乱世弃文从理,投身国防一甲子

逝者丨导弹专家陈定昌:生于乱世弃文从理,投身国防一甲子

原标题:死者导弹专家陈定昌:生于乱世,弃文献身国防 在北京海淀的一间办公室里,陈定昌从贾子身边走过。 30平米的办公室里有几个书柜,里面放着一整套太空书和相关资…

原标题:死者导弹专家陈定昌:生于乱世,弃文献身国防

在北京海淀的一间办公室里,陈定昌从贾子身边走过。

30平米的办公室里有几个书柜,里面放着一整套太空书和相关资料。许多“复杂”的理论诞生在小办公室里,留下了一代又一代研究者的喜怒哀乐。

2020年9月7日,我国精密制导领域的主要创始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所研究员陈定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2020年9月13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3000余人参加了悼念陈定昌的仪式。灵堂两旁,播放着老人生前接受采访的视频,一面挽联写着:“家国情怀,毕生追梦,无私奉献,业绩斐然”。

生于乱世,献身国防

献身国防的陈定常,出生在中国遭受外敌侵略的时代。

1937年8月,淞沪会战开始,100多万人沦为难民。人群中,一户人家带着一个刚满半岁的小男孩,匆匆忙忙的躲进扬州。

男婴是陈定昌。生于乱世,他很早就确定了“国家不能再被侵略”。高中毕业,他决定放弃自己喜欢的文学,选择理工科专业。

一转头,是贾。

1963年,以5分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陈定昌被分配到第五国防科院二分院工作,并挂靠于航天事业。1969年,五院二分院更名为七机二院,后更名为空国防科技研究院。

年轻时的陈定昌。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20年前我就错了,20年后也不会有结果。”在航天领域,陈定昌非常重视战略规划,要求提前二三十年。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雷达样机和中国第一台全反射激光雷达的研制,充满了陈定昌等研究人员的心血。

“严谨,不迷信权威”,这是陈定昌向学生传达的研究理念。

陈定昌的口才、出色的记忆力、超前的思维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前航天工业部部长徐莉娥曾给陈定常起了个外号叫“陈铁嘴”。说到专业或者技术解决方案,陈定昌肯定会说很多。不仅可以把世界不同时期各种武器的杀伤力和战斗力说清楚,有些数据和指标甚至可以背得滚瓜烂熟。

专业熟练来自日常积累。陈定昌经常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住他不知道的就行”,每天记下他遇到的新问题、新名词、新事情。

在中国航天科技二院档案室的一个深库里,有陈定昌的工作笔记46份,其中包括1965年至1986年的笔记。

把这个本子一个个打开,工整的笔记写得厚厚的,有些地方还附有地图和框架图。

在1966年的一个小扉页上,陈定昌一笔一划地写下了“永不回头,勇往直前”。

这是一个老科研人员生活的注脚。

“人总是要老的,要注意培养年轻人。”

“既然要带,就不能库存。”学生建斌第一次见导师陈定昌的时候,对方是这么说的。

1996年,简斌成为陈定昌的医生。当时陈定昌是第二医院的院长。尽管工作繁忙,他还是抽出时间指导简斌选课,经常请同学在办公室交流,并列出推荐名单。

给学生上课就像陈定昌的讲座:谈自己想要的东西,往往会忘记时间。拖延症不止一例,大家饿着肚子开玩笑:“陈院士,下次我们听你讲课,要带面包。”

每次说到这个,陈定昌马上回应:“下次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

但到了下一次,熟悉的场景往往又会上演。

陈定昌在办公室。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有话好好说”,得益于学习和积累。在晚辈明春的印象中,陈定昌每天都会看最新的数据和报表,把这些信息放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进行分析。\”他非常注重知识的积累,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

\”它比字典更准确和完整.\”岳斌是陈定昌带来的最后一个博士生。作为一名“关门弟子”,他经常去家里拜访陈定昌。每次陈定昌拉着岳斌讲最新技术动态,甚至背熟相关参数指标。“他比年轻人懂得多。”。

毕业论文初稿写完后,建斌把110多页的论文交给了陈定昌。过了两三天,他收到了陈定昌的回信。纸质版的纸上全是红笔。“每一页都有修改建议,甚至标点符号。一切都变了。”

简斌记得当时陈定昌在负责一个科研项目,白天没时间,几乎用晚上的时间做修改。

岳斌是陈定昌家的常客。有时候陈定昌会穿着睡衣跟他讨论技术方向,持续四五个小时,然后按暂停键,直到珍妮做好晚饭。

在岳斌的印象中,陈定昌经常在家看书或看资料。“他很愿意教我,迫不及待地要把他所有的知识都给我们。”

1993年,建民刚进二院,和其他新员工一起坐在会议室等待培训。一个穿着夹克衫戴着眼镜的人直接走了进来,自我介绍,开始讲课。后来大家都知道是当时的二院院长陈定昌。

“航天人要有社会才能,要会听、会说、会读、会写。”陈定昌的演讲给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陈定昌的解读中,“社会人才”是指倾听不同的声音,从多个角度理解社会。“我带新人的时候会讲‘社会人才’。那次训练影响了建民的一生。

“人总是要老的,要注意培养年轻人。”陈定昌曾经说过。

学习“高精度”而不是“高冷”

研究“高精度”的陈定昌,平日里并不“冷”。节假日,陈定昌会给同事和同学发短信。

当简斌第一次收到陈定昌的短信时,他觉得“不可思议”。那是大年三十,突然收到导师的短信“受宠若惊,这么大一个专家给我发短信”。

从现在开始,每年重要节日都会如期收到同样的祝福短信。

陈定昌献身国防。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回顾过去,密切合作,克服困难,友谊是珍贵而难忘的.\”这是陈定昌写的一条短信。

陈定昌年轻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试验田里度过的,一年在各个地方呆了200多天。当时他很活跃。排球、羽毛球、短跑是陈定昌的强项。他老了以后,读书、下棋、围棋成了他的主要消遣。

1998年,简敏从俄罗斯留学归来,进入第二航天学院,再次与陈定昌共事。该领域有一个重大项目。当时零下二十多度。60多岁的陈定昌,和现场工作人员住在一个小院子里,吃馒头,熬夜做实验。他呆了20多天。

测试成功后,领导来视察,在人群中没有认出穿着破军外套的陈定昌。介绍完后,他惊讶地说:“老陈,瘦了好多。”

就算老了,陈定昌遇到大考验也会去现场给大家打气,一起加班。“这么老了,这么晚还和我们在一起,年轻人憋不住了。”金敏说。

2010年冬天,在零下20多度的沙漠里,大雪纷飞,道路冰冷而湿滑。73岁的陈定昌拄着拐杖去现场指导工作。

学生看着他们的眼睛,感到惊讶和亲切。每一个大项目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实验结束后,陈定昌一直身患重病。

陈定昌一生中三次获得最高科技奖。即便如此,老人还是相信低调,不张扬,少说多做,做一个无名英雄。

2013年11月12日下午,陈定昌躺在病床上,对前来探望的几位传记作者说:

\”我的一生为实现中国梦做了一些工作.\”

新京报见习记者吴才谦主编王伟

校对李丽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442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