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从一句歌词的变迁看新疆的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从一句歌词的变迁看新疆的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经济日报原标题:火、冰、雪、碧水、青山——新疆可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纪实 对大多数人来说,新疆的美可能是千里鲜花,千里雪山,也许是高山草甸,沙漠胡杨;也许…

经济日报原标题:火、冰、雪、碧水、青山——新疆可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纪实

对大多数人来说,新疆的美可能是千里鲜花,千里雪山,也许是高山草甸,沙漠胡杨;也许是灿烂的银河和广阔的戈壁,或者是清澈的水如镜,层层叠叠的森林被染色…在这些幕后,新疆的美是人与自然的共存。

歌词的改变

“没有草,没有水,连鸟都不会飞。”《克拉玛依之歌》是60多年前这座石油城市的真实写照。

“找水,我一直在找水。”回忆起那段艰难而铿锵的岁月,克拉玛依市水务局局长梁说,在城市建立之初,人们依靠骆驼和卡车将水运送到几十公里外。20世纪60年代,开发了百口泉地下水源,修建了75公里长的运河;20世纪70年代,我们寻找数百公里外的水源,修建新的运河和水库。为了进一步打破缺水对城市发展的制约,在党中央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克拉玛依人民用四年时间建成了463公里长的引水工程。2000年8月8日,青青河流入克拉玛依市。从此,这座戈壁石油城彻底告别了缺水时代,这一天也被定为“克拉玛依水节”。

晚上,游船在克拉玛依河上劈砍。“鸟儿在波浪上飞翔,鱼儿在清泉中穿梭,克拉玛依不再是没有草和水的地方……”徜徉在清澈的克拉玛依河欢快的旋律中,小桥流水和明亮的灯光相互辉映,诉说着城市与水的爱情。

水来了,绿色不再遥远。站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上,孙东建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脱掉鞋袜,感受黄沙的温暖。他是新疆油田公司行政事务中心造林减排作业区副经理,克拉玛依人工造林项目见证人。\”这是我们特别保留的沙漠原始地貌.\”孙东环顾四周,说沙漠过去环绕着绿洲。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绿树环绕着沙漠。

自2001年以来,克拉玛依开展了防沙治沙生态建设。经过19年的艰苦努力,在一片荒地上建成了1万亩森林,形成了网、斑块、带、树、灌、草相结合的生态系统,成为城市与沙漠之间的生态屏障。

据报道,2014年以来,新疆持续实施天然林、重点防护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累计完成治沙7317万亩,退耕还林1762万亩,78条河流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98.8%。良好的生态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和人民幸福的增长点。

9月21日,新疆博湖县举行秋季巨网捕鱼,庆祝丰收。近年来,新疆博湖县在禁渔期实行特殊处理,推行“人放自然养”的生态渔业模式,有效保护了博斯腾湖的渔业资源。年磊照片(仲景视觉)

一项运动的兴起

在阿勒泰市将军山滑雪场干燥的雪原,滑雪者从坡顶冲下,感受着地面上“飞翔”的速度和激情。刘犇极限运动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刚是这款干爽雪原的设计者和安装者。“干雪原是今年7月底才移交的。从此,将军山滑雪场突破了只能冬季经营,转四季经营的瓶颈”。

阿勒泰地区位于世界滑雪黄金线上,雪域、温度、湿度、坡度等滑雪条件都是世界级的。它有两个金字招牌,“人类滑雪的起源”和“中国雪都”。近年来,阿勒泰积极开发冰雪竞赛、表演、装备等冰雪旅游产品,努力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和冰雪体育目的地。

“去年,江君山滑雪场接待了30万游客和13万滑雪者。在冰雪经济的带动下,去年全市接待游客4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亿元,分别增长42.9%和63.68%。”阿尔泰山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志强说。

冰雪成了金山银山,青山绿水不言而喻。从人间仙境喀纳斯,到绿色走廊吐鲁番,从空草原那拉提,到喀什泽普胡杨…生态红利的不断释放给旅游业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旅游业发展新疆战略的全面实施,2019年新疆接待国内外游客2.13亿人次,旅游总消费3632.58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4.3倍和5.6倍。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63.3%。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人们致富的“聚宝盆”。晚上,位于可可托海5A级景区附近的塔拉特村灯火通明。该村位于额尔齐斯河源头,被誉为“赫尔河第一村”。80年代以前,村里只有20个哈萨克族牧民的土坯房。2016年,塔拉特村依托自然资源、民俗风情等特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变房为民宿,变资源为资本,变村落为景点,村民吃旅游饭。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6万元。

豆子之旅

9月10日,塔城托里天山小舸公司鹰嘴豆原料分拣车间,机器轰鸣,豆子飞舞。鹰嘴豆干燥后,通过分拣、精选和选色,分为不同的类别。直径10 mm左右的超级豆以成品豆的形式直接销往全国,其余豆进入后续环节,加工成豆浆粉、胚芽营养粉、脆皮豆三大类十余种产品。

鹰嘴豆被誉为“豆中之王”,是一种营养全面的天然植物性食品,对生长环境和气候要求较高。“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生长并不容易。”该公司总经理李伟说:“我们花了五年时间进行调查,找到了最适合鹰嘴豆种植的基地。最后工厂选在了托里,一个蒙古语意为井泉的小镇。”

托利县位于新疆西北部塔城地区,准噶尔盆地西侧。它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城市里有一股清澈甘甜的泉水,远远望去就像一面镜子。顾名思义,它有充足的阳光、干净的空气、清澈的水和无污染的土地。“正因为如此,我们种的鹰嘴豆更大,种子更饱满,产量更丰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优质产品的前提和保证。”李薇说。

化生态优势为产业优势,在天山小舸等龙头企业带动下,托里县加快种植鹰嘴豆、红花、香菇等特色农产品。今年种植鹰嘴豆13000多亩,红花5200多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日产平菇1吨以上。

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资源,新疆继续推进稳粮、优棉、促畜、强果、发展特色,特色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去年棉花总产量500.2万吨,占全国的84.9%;林果业提高质量和效率,生产集中在优势地区,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驱动力不断增强,销售渠道不断拓展。加快新疆内外特色农产品“两网”建设和“百城一千店”建设,在新疆境外建成3000多家社区直营店和超市。

在实践中,新疆绘制了一幅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境界,在祖国西部大开发中熠熠生辉。(经济日报采访组成员:胡姜澜写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479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