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北京拟将中医药防治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北京拟将中医药防治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原标题:北京市拟规定将中医药防治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9月23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北京市中医药条例》第二稿提请…

原标题:北京市拟规定将中医药防治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9月23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北京市中医药条例》第二稿提请审议。《条例》第二稿提出,区人民政府应当至少举办一个承担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职能的三级中医医疗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诊所不得超越备案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建立中医诊所不良执业行为记录制度,加强中药饮片代煎配送服务监管,提供中医保健服务的企业不得从事诊疗活动。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中医药的发展,营造关心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社会氛围。

区政府应当至少举办一所三级中医医疗机构,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条例》第二稿有多处修改,明确了区内建设三级中医医疗机构的意义和作用。其中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至少举办一所承担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职能的三级中医医疗机构。”

第十一条提出,综合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政府办专科医院应当设立中医科室,根据需要为中医、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提供床位,完善中西医合作工作机制,促进中西医服务优势互补。

第十二条规定,本市鼓励社会力量设立中医医疗机构,支持中医专业技术人员设立中医诊所和门诊。首都的中医大师、名中医大师设立的中医诊所不受产业布局限制。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定点基本医疗保险、重点专科建设、科研教学、等级评定、特定医疗技术准入、医疗卫生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的权利。

中医诊所不得开展超出备案范围的医疗活动,违者将受到处罚

在强化政府部门监管责任方面,《条例》第二稿完善了中医诊所规范化管理体系。第十三条增加中医诊所行为规范、建立中医诊所监督检查制度的相关规定分别表述为:“中医诊所应当按照记载的诊疗科目和技术开展诊疗活动,加强对诊疗行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管理。不开展超出备案范围的诊疗活动”;“市、区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完善对中医诊所信息公开、法律执业、门诊管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监督检查制度,建立中医诊所不良执业行为记录制度。”

同时在“法律责任”一章增加相应的法律责任,规定:“中医诊所应当备案而未备案,或者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的,由区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向公众公布相关信息;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对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相关活动。中医诊所超出备案范围开展医疗活动的,由当地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医疗机构管理工作。”

加强对中药饮片及其配送服务的监管,中药保健企业不得从事医疗活动

《条例》第二稿加强了对中草药汤剂及配送服务的监管。第二十九条中增加“委托医疗机构提供煎药配送服务的具体规范由市中医药主管部门会同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制定”。

《条例》第二稿加强了中医保健服务的规范化,具体表述为:“提供中医保健服务的企业,可以运用中医理念和技术方法,提供健康状况识别与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与调理等非诊疗卫生服务。提供中医保健服务的企业不得从事医疗活动,不得开展具有中医诊疗性质的宣传。”

此外,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不得通过介绍健康和健康知识等方式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和变相中医广告。

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营造关心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社会氛围

《条例》第二稿提出,全市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城市积极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营造关心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社会氛围。

《条例》第二稿还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中医药发展的具体措施。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防治纳入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中医药专家研究制定防治方案,选择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医疗救援,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治人才培养,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设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和传染病病房。

本市鼓励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推进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预防治疗和康复部门建设。

市医疗保障部门应当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按照国家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项目、中成药、中药饮片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并动态调整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支付标准。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和中医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能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整合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推进中医“互联网+”。

来源:北京头条客户

负责编辑:吴晓东SN241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483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