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企业被督察后污染依旧,“整改销号”岂容流于形式

企业被督察后污染依旧,“整改销号”岂容流于形式

原标题:企业检查后,污染依旧,形式上是“销售号整改” ▲湖南省环保督察组拍摄的违法生产现场。图/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千疮百孔的山,光秃秃的,几乎看不到一棵树,只有…

原标题:企业检查后,污染依旧,形式上是“销售号整改”

▲湖南省环保督察组拍摄的违法生产现场。图/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千疮百孔的山,光秃秃的,几乎看不到一棵树,只有挖掘出来的黄土层和灰黑色的岩石,以及30-40米深的矿井…其实早在三年前,这家企业的污染问题就已经被当成2017年中央环保巡视员交办的信访,交给当地政府处置,当地政府上报了结算和销售号。但在过去的三年里,问题依然如故。日前,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对衡南县车江镇采石场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虚假整改,被曝光为2020年第一批省级生态环保检查员回望的第一个典型案例。

严格与不真实、敷衍应对、整改销售数字的形式;企业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后长期非法生产的;企业没有有效的污染防治设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三年前,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案件上报地方后,问题依然存在,确实是“烂案”。从调查来看,背后的问题不仅仅是企业的“胆大妄为”,还有“未落实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的“恶”,伴随着“部门监管流于形式,给企业违法生产开绿灯”的“恶”。

如涉案企业采矿许可证到期后,多次以长河采石场的名义向当地公安部门申请购买烟火产品,仅2020年就被批准18次,共计35.86吨。但长河采石场从2015年开始停产,长河采石场购买的烟火产品实际上是用于宏发石材行业的生产。面对如此明显的违规操作,当地有关部门一直“审批无误”。

此外,当地县自然资源部门、县应急管理部门、县林业部门、县生态环境部门、县供电部门等。都被指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监管失职。可以说,每一个应该扮演“把关人”角色的职能部门,都在为企业的“长期非法生产”打开大门,难怪“问题依旧”。对此,当地官员明确指出,“以内锋的决心,深入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整改”,可以说是重点。

再者,这么多地方相关职能部门都“照顾”了在中央环保督察注册的企业。除了监管失职之外,这背后是否有违反“亲清政商关系”要求的不当利益链接,必须彻查。很大程度上,一个地方监管部门集体“失语”所对应的风格的生态问题,可能比企业非法生产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更为严重。当地政府要求“结合干部作风和政治生态建设,对全县的采石采砂业进行集中整治”,这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还指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平时不作为,临时突击。通知指出,当地政府已经出台了开展砂石土矿专项整治的行动计划,其出台和实施的时间与督察队进驻的时间相吻合。可见惊喜管理的嫌疑很大。更令人担忧的是,地方整治方案还要求所有投诉生态环境问题的矿山企业都要“暂停整改”,这与上级部门出台的禁止环保的“一刀切”规定明显矛盾。

这其实给地方政府和企业带来了一个非常现实的警示。在一些地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表面上看是为了当地经济。但要知道,违法行为的“不作为”往往以“乱作为”告终。从长远来看,这将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双重损失。只有真正遵守法律法规,落实日常监管职能,形成正常治理,给企业带来准确健康的预期,才能实现“金山银山”和“绿色青山”的双丰收。

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案件也敢违规,敷衍了事,够恶劣的,但也不是孤立的案件。比如前几天,第二轮的七个中央生态环保检查组在第二轮的反馈中,也包含了“核实一批不作为、行动迟缓、不承担责任、甚至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严肃处理这种现象无疑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将纵向环保监督的有效性扩展到横向环保监督。只有通过纵横监管、弄虚作假、整改、欺上瞒下的“不作为”的共同努力,才能早日“无处藏身”。

□重型船只(媒体人)

编辑:景校对:吴兴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518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