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创建大工程特色 展科技抗疫精神——记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我校工程训练中心

创建大工程特色 展科技抗疫精神——记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我校工程训练中心

原标题:打造大型项目特色,展示科技抗疫精神——记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我校工程训练中心 资料来源:沈阳建筑大学 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举办的庆祝2020年教师…

原标题:打造大型项目特色,展示科技抗疫精神——记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我校工程训练中心

资料来源:沈阳建筑大学

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举办的庆祝2020年教师节暨“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我校工程训练中心荣获“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近年来,工程训练中心在特色教学、党建和科技工作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今年在抗击疫情方面。工程训练中心防空洞隔断/测温防控系统生产突击队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学校青年文明集体称号。

建设优质科研平台,帮助培养创新人才

工程训练中心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实践、创新和服务基地,为所有学生提供工程意识训练、工程技能训练、工程综合训练、创新和创业训练。是一个以实践为主,具有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服务社会的现代化教学实践平台。中心科学合理制定教师建设和发展目标,引进和培养青年科研人才,围绕建筑工程装备技术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现代建筑工程装备技术及其智能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向省级创新团队方向培养和发展;积极开展师德建设和青年教师技能培训,制定教师培训工作计划和培训方案。2018年,中心获批建设辽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中心积极探索工程实践教学新模式,构建工程训练、通识教育、双创新教育相结合的具有建设大学特色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构建基于OBE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从“我想学”到“我想学”的转变。积极推进模块化教学体系建设,通过调研论证完成“十大教学模块”建设计划,逐步推进相关模块教学项目的建设和完善。该中心与各高校合作修订培养计划,增加进入工程训练中心的专业和学生数量,扩大工程训练教学的受众范围,创新性地通过网络手段开展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同时围绕建筑产业化、学科竞赛等方面开设一批创新课程,开展中心教学相关工作的整改和实施,增加教学模块,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具有建大特色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与国家和工业企业深入合作,通过“企业+大学+行业”模式,建设高水平的新型工程培训中心。

近年来,中心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推广计划等30多个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累计超过1500万元。已成功开发相关成套设备等产品。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并得到推广应用,创造经济效益1亿多元。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学术著作5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与徐工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北京凯博擦窗机械技术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等企事业单位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中心下属企业2017年被批准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18年被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中心打造的“智能建筑设备”辽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了A级验收。

科技助抗疫,构筑“科技防护安全网”

使命在心中,责任在肩。2月23日深夜,工程训练中心车间灯火通明,30多名教职工和校领导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之后才装载了40套120块的快装隔断,这些隔断已经被冲了30个小时。0点,满载建达之爱的卡车离开校园,赶往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科技会展中心的掩蔽医院。看着卡车离开的方向,大家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热泪盈眶。“人活一辈子能有几次赶上这样的事?能在这样的时刻做出贡献,是值得的!”一些年轻的教职员工这么说,他们似乎不愿意放弃。

2月22日,在全国同心同德抗击新冠肺炎肺炎的关键时期,武汉光谷防空洞医院通过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在中国光谷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求助信息,引起学校领导的关注。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决定委托绿色与建筑研究分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紧急设计、制造、捐赠方舱医用隔断成品。学校主要领导、一线指挥员说:“在抗疫的关键时刻,一定要想办法为抗疫贡献最大的力量。如果武汉生产有困难,我们就生产成品送过去。”

“我在沈阳,身体很好,我必须马上去上学!”工程训练中心接到任务后立即紧急动员,只用了4个小时就完成了生产突击队的组建,当天18: 00前陆续到达岗位开始工作。先后克服了疫情防控期间企业不复工、材料难购、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连夜组织采购、人工试生产、批量加工、检测安装。从22日18: 00开始,经过30个小时的战斗,制作团队成功制作并装载了40套120平方的舱室医用隔板。在隔板上,建大师生的艺术作品被小心翼翼地画出来,以表达他们对早日康复的深切祝愿。学校里参与设备设计制作的老师和员工都说过:“虽然不能在一线逆行,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行动,成为抗疫从业者。虽然我只能做到最好,但我希望成为星星之火,送上一点温暖。”

2月25日,东北科技市场“科技志愿者”平台发布紧急需求技术专家解决疫情防控检测设备的设计与加工,再次引起学校的关注。学校领导亲自部署,再次把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了工程训练中心。期间多次赴现场指导协调困难,还亲自送口罩等防护装备,护送开发任务快速顺利完成。工程训练中心的“防空洞分区生产突击队”再次出击,采用网络协作方式,连续工作不睡觉,仅用24小时就完成了“非接触式红外温度探测器”的产品方案和图纸设计,得到了技术需求方的认可。在获得客户的正式订单后,中心克服了人员组织和原材料采购的困难,积极协调配合,加班加点,全力生产。第一批100多台“非接触式红外温度探测器”的交付只用了5天时间。

3月份,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返乡人流,需要提前在学校、事业单位、物业大楼等人员密集场所部署温度监测设备。在学校领导的亲自指挥下,工程训练中心再次主动出击,组织科技力量紧急攻关,编制了《沈阳建筑大学重要场所出入口人脸门禁红外测温综合防控方案》,紧急组织了R&D和生产团队。只用了10天的时间,就成功开发出第一台人脸门禁红外测温综合防控工作站样机,在3月17日学校组织的新冠肺炎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省领导和学校参与部门的一致好评。在原型的基础上,中心不断进行工业设计、技术升级和功能拓展。目前,“智能防控工作站”系列产品已经形成并投放市场。该系统能全面帮助返校潮和人员日常通行的检测预警,及时筛选出体温异常者和无防护佩戴者并发出报警,同时提供可靠、准确、可视的人员出入和人体体温信息,进行综合追踪分析。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负责保障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甚至取代人工检测,避免人员接触感染,进一步提高安全防护水平。目前,学校正门布置了4套自行开发的“智能防控工作站”,为返校师生搭建了“科技防护安全网”。

工程训练中心以实际行动完成了科研人员的使命和责任,为防疫工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武汉广播电视台、辽宁卫星电视台、沈阳广播电视台、沈阳交通广播电台等25家新闻媒体平台均对该中心进行了相关报道,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学校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在社会上发挥了积极的积极作用。未来,中心将继续秉承初心,在未来的道路上奋进。

运营维护:新闻中心

资料来源:工程培训中心人力资源部

排版美化:蒋丹

排版评论:傅翔宇

校对与审核:王喜阳朱彝韩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542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