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中办国办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中办国办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原标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实施方案(2020-2025)》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原标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实施方案(2020-2025)》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深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点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中共中央制定设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战略规划40年来,深圳一直在努力工作,创造了发展史上的奇迹,成为国家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2019年8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业示范区。过去一年,所有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以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为契机,在中央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是新时期推进深圳改革开放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业示范区的关键举措。也是创新改革方法和手段的新探索。为贯彻落实金平总书记关于深圳改革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业示范区的意见》的有关要求,积极稳妥推进。

一.一般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赋予深圳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率先完善各项制度,构建优质发展体系和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的新格局,推进深港合作更上一层楼,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功能,努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典范。

(2)工作原理

——坚持解放思想、坚持诚信、创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在坚持诚信的基础上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夯实基础,发扬优势,补短板,扬长避短。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进改革和法治的双轮驱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实施全面开放。

——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各种制度的衔接和成熟,实现改革目标、政策和效果的整合。

——坚持首测,引领示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充分进行改革探索空,允许深圳在遵循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改革创新实践的需要,开展相关试点测试和示范。鼓励大胆创新,努力工作,注重经验总结,及时规范升级,为全国提供示范。

——坚持底线思维,稳步实施。提前设定底线,在整体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科学把握时机、节奏和步骤,循序渐进推进改革。

(3)主要目标。2020年,将在要素市场化配置、经营环境优化、城市间综合利用等重要领域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空,制定并实施首批综合授权项目,推动试点开个好头、开个好头。2022年,各项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一批可以复制推广的重要制度成果,试点取得初步成效。2025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改革试点任务基本完成,为国家体系建设做出重要示范。

第二,完善要素市场配置的制度机制

(四)支持土地管理制度的深化探索。国务院授权的永久性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应当委托深圳市政府审批。在满足国土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支持促进二三产业土地混合利用空。支持现有工业用地的振兴利用,探索解决历史遗留的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入分配、土地利用等问题。探索利用现有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回收机制。深化深汕经济特区等地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支持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完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联动的土地市场服务监管体系。试点实施土地二级市场预登记转让制度。

(5)完善适应特大城市特点的劳动力流动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完善落户政策。完善居住证制度,鼓励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服务标准,稳步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允许探索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行业、新模式发展需要的特殊工时管理制度。

(六)支持资本市场建设。推进创业板改革和登记制度试点,在国内试点创新企业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cdr)。建立新三板上市公司上市机制。优化私募基金的市场准入环境。探索和优化风险投资企业的市场准入和发展环境。依法在基础设施领域试点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现金研究所深圳子公司的基础上,建立了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点,推进数字人民币R&D、应用和国际合作。

(七)加快完善技术成果转化的相关制度。改革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方式,建立以市场为主的科技项目遴选、资金分配和成果评价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努力将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成果评价权和收益分配权赋予科技成果。探索政府出资项目科技成果专利权向发明人或设计人及中小企业转移和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国有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开交易和监督制度。

(八)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率先完善数据产权制度,探索数据产权保护和利用新机制,建立数据隐私保护体系。推进政府数据公开共享试点。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平台建设,研究论证建立数据交易市场或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数据交易。开展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试点。

(9)完善要素市场评价的贡献机制。率先探索和完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确定报酬的机制,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充分尊重科研、技术和管理人才,探索实现技术、知识、管理和数据价值的途径。进一步推进区域性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试验,支持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家成长规律的国有企业

第三,创造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和合法的国际商业环境

(十)进一步改善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在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制定了深圳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放宽能源、电信、公用事业、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外资进入尖端技术领域的限制。支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完善邮政通信业务审批机制。试点能源领域许可审批通知承诺制。推进破产制度和机制综合改革,试行破产预重组制度,完善自然人破产制度。

(十一)创建知识产权保护基准城市。开展新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完善互联网信息等数字知识产权权益保护体系,探索建立证据公开、排除证据妨碍和优势证据规则,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探索在部分知识产权案件中实施举证责任转移制度。在知识产权领域实行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监管。

(十二)完善经济特区行政管理体制和立法。根据程序,深圳将在管理干部和机构以及整体使用各种人力资源方面享有更大的自主权。探索和完善行政争议多元解决机制,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机制。支持深圳拓宽经济特区立法空,加强新兴领域立法探索,依法制定经济特区法律法规。

第四,完善科技创新环境体系

(十三)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支持实施非竞争性和竞争性“双轨制”科研经费投入机制。推进科研机构管理机制的完善,建立规范的政府和企业科技创新咨询体系。实行高层次科技人才定向培养机制。

(十四)建立吸引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制度。按照程序,授予深圳外籍高端人才确认函权限,探索优化外国人在华工作许可和工作居留许可审批流程。支持探索制定国外“高精度、捷径”人才认定标准,办理R签证,为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提供出入境便利。为符合条件的国外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提供便利。支持探索建立高度便捷的境外专业人员执业制度,放宽境外人员(不含医疗卫生人员)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限制。

V.完善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

(十五)加大机构开放力度。通过关联规则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深化合作与发展。充分发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地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试验区的作用,形成更多可以复制和推广的制度创新。加强重大、疑难涉外商事案件的业务指导。支持完善法治领域跨境合作机制,完善国际法律服务和争端解决机制。

(十六)扩大金融业和航运业的对外开放。支持深圳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上市融资。试点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池业务。支持深圳率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外汇管理体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在深圳依法发起设立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在深圳依法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推进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体系建设。探索和完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给予深圳国际帆船保税加油许可证,进一步放开保税燃料油供应市场。

第六,完善民生服务供给体系

(十七)创新医疗服务体系。支持国际前沿药物在深圳的临床应用。探索和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医务人员培训和医院评审标准体系。支持医学科学新机制建设。支持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和机制,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十八)探索扩大学校自主权。探索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支持深圳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授予深圳设立和撤销企业博士后研究中心分站的权限。

(十九)优化社会保障机制。探索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新机制,加快构建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疗保险体系。支持完善全纳婴幼儿护理服务体系。鼓励利用国家综合政府服务平台实现医疗保险政府服务一体化。支持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二十)完善文化体育经营管理制度。支持深化艺术院团改革,完善院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制度。按程序赋予省级电视剧审查等管理权限。支持建设适用国际通则的文化艺术品(非文物)拍卖中心。支持体育消费城市试点,推进体育产业创新实验,创新服务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促进体育赛事发展。

七、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间的治理体系空

(二十一)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体系。支持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在线利用、生态环境准入名单等“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开展重要生态区域自然资源确认登记空,扩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范围。支持完善地方清洁能源供给机制,建设能源产业创新中心、创新联盟等平台机构。支持完善产品环境保护地方强制性标准,建立绿色产业识别规则体系,完善气候投融资机制。推进海陆协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机制建设,实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排污口入海分类管理制度。加快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二十二)提升城市整体管理水平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支持和推动建设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使用权的设立,探索海域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使用权的设立,促进空之间的合理开发利用。开展试点项目,深化对自然生态空相互利用的控制。按照程序,深圳被授予占用林地的省级审核权限。探索优化土地利用和森林利用“统一接收、统一办理、统一发放”的审批机制,推进自然资源利用审批全链一体化。开展航空空资源结构改革试点。完善无人机飞行管理系统。

八、强化保障措施

(二十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业示范区综合改革试验项目的领导,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把党的建设贯穿于综合改革试验项目的全过程,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为深圳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有力保障。

(二十四)创新工作机制。支持深圳率先开展相关试点示范,实施重大改革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分批研究制定授权项目清单,按照批授权方式和程序,经批准后推进实施。相关方应根据本计划的要求和批准的事项清单,赋予深圳市相关管理权限。建立/p & g t;

(二十五)落实地方责任。广东省应积极为深圳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创造条件,加大行政审批、科技创新、规划管理、综合监管、涉外机构和组织管理的力度,依法赋予深圳更多的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圳要切实肩负起试点的主要责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做好具体实施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扎实有序推进。要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协调合作,建立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的改革联动机制,实现协同对接,充分发挥系统整体效益。

(二十六)加强法治。建立健全与综合改革试点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调整机制。本规划提出的所有改革政策和措施,凡涉及调整现行法律或行政法规的,须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国务院授权后实施。有关方面要加强指导和服务,协调综合改革试点涉及的法律法规,做好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

(二十七)营造改革氛围。发扬特区精神,继续大胆冒险,大胆尝试。完善改革的积极激励机制,注重对改革一线干部的考察和认定,大胆提拔使用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干部,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落实“三个区别”,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容忍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错误,全面分析干部的错误,应该大胆,不应该姑息。及时宣传深圳改革的新进展、新成果,为综合改革试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负责编辑:张宇SN234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608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