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观察 | 国家级团购破解看病贵

观察 | 国家级团购破解看病贵

原标题:观察|全国团购破解看病贵 国家有量集中采购规定了合同采购药品的数量,节省了所有中间销售费用,可以显著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来源:人民网) 冠脉支架又称心…

原标题:观察|全国团购破解看病贵

国家有量集中采购规定了合同采购药品的数量,节省了所有中间销售费用,可以显著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来源:人民网)

冠脉支架又称心脏支架,是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耗材,能有效减少患者死亡。这是冠脉支架示意图。(图片来源:东方IC)

11月,国家组织的第三批采购规模数百亿元的药品集中采购迎来了全面落地阶段。同时,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稳步推进。11月5日,全国冠状动脉支架集中采购组织在天津选定,支架价格从均价13000元左右降至700元左右,降幅达94.6%。

作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为什么国家集中采购可以引导药品耗材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这种大规模的“团购”是否有助于消除以金空的销售,净化药品流通环境?国家集中开采的覆盖面会进一步扩大吗?

冠状动脉支架已进入千元时代,首年采集制作预计可节约109亿元

最近备受关注的高价值医用耗材作为“第一单”冠状动脉支架被国家收藏。据悉,本次征集共有10款产品可供选择,涉及8家中外企业。所选产品中值价格700元左右,第一年总购买意愿超过107万,预计可节省109亿元。

“全国每年医用耗材总量约3000亿元,其中高价值医用耗材占1500亿元。”国家健康保险局药品价格与招标采购司司长钟说。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所副研究员蒋表示,冠状动脉支架已经进入千元以下的时代,这符合行业预期,充分体现了所有参与企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支架价格的大幅降低将有助于缓解昂贵的医疗压力,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率,满足因经济原因未接受治疗的患者的需求。”

冠状动脉支架集中采购的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两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成功经验。2019年初,国家组织的第一批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在11个试点城市正式启动,筛选出25个品种。2019年10月,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在当年12月开展的第二批采集工作中,共成功采购33个品种。

与前两批相比,今年8月启动的第三批国家组织药物征集具有三个特点:入选药物种类多、降价幅度大、治疗范围广。本次征集涉及56个品种191个产品,品种数量接近前两批之和。所选药物的平均价格下降了53%,降幅最高达到95%,包括糖尿病药物和心血管疾病等治疗药物,以及抗肿瘤药物等重大疾病的药物。

随着批次的增加,国家组织的药品采集从启动到最终落地的时间越来越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9个省市发文部署相关工作,其中辽宁、江苏、山西、青海、贵州、重庆、河北、天津等8个省市已于11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采购结果,宁夏等地已将具体实施时间安排在11月中下旬。

记者注意到,许多地方在发文时进一步细化了年度协议采购量和采购周期的规定,要求所选药品实行零税率销售,同时做好所选药品采购和使用的调整和过渡,避免在优先合理使用所选药品的同时,不合理地“一刀切”停用未选药品。

三批国家药品征集成果陆续落地,群众将享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实惠。钟说:“根据静态计算,这三批药品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节约539亿元左右。按普通人40%的个人缴费,可以节省216亿左右。”

数量采购模式降低了制度成本,改革组合拳迫使企业告别黄金销售

为什么国家集中采购可以显著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钟表示,挤出价格水的关键在于国家集中开采背后的批量采购模式。“数量采购采用合同方式明确药品采购数量,保证其使用,相当于直接满足供需,节省中间所有销售费用,这是降价幅度大的主要原因。”钟对说道。

据了解,在这三批药品中,大部分已经大幅降价的药品都是不涉及R&D成本的仿制药。在许多国家,这种药物将通过薄利多销来交换市场份额。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莲认为,数量采购实际上是一种大规模的“团购”:“这种高度集中的采购模式符合经济学‘买方垄断’的规律,可以大幅降价。”

很多专家指出,药品集中采购,招购结合,量价结合,有助于杜绝以金空销售药品,迫使企业跳出“返利竞争”,回归公平竞争。

在以前的“招产分离”模式中,存在只招价格不招数量、数量与价格脱钩等问题。药品即使中标,进入医院还是有门槛的,导致药品购销领域一再禁止回扣,甚至出现“分级给回扣”的现象。根据公开可得的法院判决文件统计,2016年至2019年,全国百强制药企业中有一半以上被发现直接或间接给予回扣。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企业三年内涉案20余起,单起案件回扣金额超过2000万元。

“以量代购,让企业有预期,在选举中明白有市场,综合考虑成本、市场等因素来报价,告别以金不合理的销售模式,实现充分的市场竞争,有助于改善行业生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北京大学医学部助理主任、卫生经济学教授吴明说。

关于带量采购是否会挤压药企合理利润的问题空,国家医保局回应称,药品降价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保证使用”,企业进院药品不再需要公关,营销费用大大节省;二是“确保支付”,大大缩短了医疗机构结算药品支付的周期,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成本;三是所选产品市场销量迅速扩大,生产成本分担,平均成本较低。“总的来说,是通过改革释放制度成本,开启降价空的。”

9月,国家医保局推进药品价格和招聘信用评估体系建设,配合“组合拳”打击回扣。将涉及“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集中采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给予回扣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医药企业列入“黑名单”,并根据失信程度采取提醒、警示风险信息、限制或暂停联网、采购、披露不可信信息等约束措施。如果涉及失信的省份数量达到规定条件,国家医保局药品价格和招投标采购指导中心将启动全国联合处置。

“医药公司在回扣案件中往往对罚款不敏感,但给予回扣会导致其失去进入集中采购市场的机会,会产生很强的威慑作用,从而形成制度治理效应。”国家医保局价格招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江苏、海南等地强调,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向相关药品供应企业索要回扣、回扣、回扣,一经查实,将向相关监管单位和部门报告。

通过参与征集,很多药企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思路。四川于慧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注重产品质量,产品出来后很快就通过了一致性评价,现在收了就可以进医院了。这也是量购向市场发出的信号——质量过硬才能赢得市场。”

纪检监察机关对廉政风险点进行调查,押运收缴结果落地

虽然收药模式可以有效地用金空挤压销售,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企业违约、医院不配合、权力滥用等不确定因素。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监管。

国家卫健委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纪检监察组先后开展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实情况、医疗保障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高值医用耗材改革进展情况等一系列专项调查。对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通过纪检监察建议和专题咨询等方式反馈给国家医疗保险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督促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对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管,促进形成可靠的质量。

“我们高度重视集中采购工作,实行跟踪监督,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报告集中采购信访情况,坚持优先办理,深挖详查,以此看到集中采购制度设计中的不足。建议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风险,根除腐败的滋生地。”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冠状动脉支架采集报价后,市卫健委天津市纪委监察纪检监察组向市医保局党组发出工作催办函,督促市医保局党组把主要责任人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紧凑化,切实做好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

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探索通过综合监管解决“割据执行”问题,以促进市卫健委和市医保局同频共鸣,同向发力。“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排查廉政风险点,建立内部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编织制约权力的制度围栏。”

药价降低会影响药品质量吗?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集中采购挤出了流通领域长期存在的不合理水分,而不是生产成本,不影响药品质量水平。“在推进药品集中采购改革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对药品的原料、生产工艺、质量检验和疗效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强化了合同选定企业的责任,明确了违约的惩戒和处理机制,强化了权利。选择药品监督检验和产品抽样,确保降价不降级。”

“通过调查,在全国组织药品征集和征集试点之前,群众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比例只有50%左右,试点实施后,可以扩大到90%以上,这意味着整个用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钟对说道。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集中采购药品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安全,国家级已将药品信息追溯机制的探索和建设列为2020年下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要求实现国家采集的药品“一品一码”,可由社会公众自主检验。

国家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查处药品耗材征购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相关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加大使用、质量、供应、支付等保障力度,确保集中采购自始至终发挥作用,取得成效。

完善药品采集规则,到2022年底,适合采集的重点品种纳入采集范围

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进入常态化、制度化阶段,在行业内形成共识。国家医疗保险局表示,将不断完善采购规则,加快集中采购和数量采购,成为药品采购的主导模式,扩大改革效果。

记者看到,“药品集中采购”被明确列入“十四五”医疗保险意见集中,征求群众对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制度,包括征收规则、配套政策和工作机制。我们现在正在巩固和完善这一政策体系,形成一个可以尽快普及的全国性体系。有了这个制度体系,我们可以加快下一步的收集过程。钟介绍说,目前,国家医保局正在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推进征缴工作。

在国家层面,会按照一定的额度和金额来制定标准。一旦达到标准,就会推出新一批的收藏,一年两批左右;在地方层面,引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国家形成的政策和规范,积极开展有数量的集中采购。“我们希望到2022年底,临床采购量比较大且适合采集的重点品种纳入采集范围。”

随着制度的逐步完善,集中采购的“团队”也在不断壮大。除了高价值的医用耗材,国家医疗保险局表示,生物相似药物不是集中采购的禁区。基于生物相似药物的相似性、企业生产能力和供应链的稳定性、特定产品的临床替代性,适时进行集中采购。这意味着药品需求量大、医保支付压力大的生物制药,未来可能会纳入收藏。

三批集中开采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省招投标采购平台信息不共享,归属不统一,数量分散,呈现出“互相争夺”的局面。在招标采购信息领域,存在数据缺口、信息孤岛、技术壁垒、部门壁垒等信息系统碎片化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医保局正在统筹规划建设全国统一的省级医保信息平台。据介绍,目前已有14个业务子系统完成初验,进入试运行阶段,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将依托该平台实现联网、招标、采购、交易、结算等全过程服务管理功能。

据国家健康险局介绍,国家健康险信息平台将实现健康险招标采购信息在国家和省级之间的传递和共享,为科学制定招聘政策提供决策支持。同时,积极开辟省与省之间的信息渠道,促进药品价格等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推动全国药品价格联动。(左,中央纪委国家纪委网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835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