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立德树人好老师丨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王力军副教授

立德树人好老师丨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王力军副教授

原标题:立德·庶人是个好老师,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王立军副教授 来源:山西大学 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带头人 山西大学2020年记录 “十佳师德师风”获得者王立军 王立军…

原标题:立德·庶人是个好老师,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王立军副教授

来源:山西大学

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带头人

山西大学2020年记录

“十佳师德师风”获得者王立军

王立军是大东文化大学的文字学博士。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画教研室主任,山西大学艺术学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2010年6月博士论文获青山杉雨奖励。2009-2011年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2012年入选山西大学海外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2015年,日本东京文理大学访问学者;2016年,他是日本小松大学的高级访问学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山西省人文社科项目5项、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项目3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五年来,成立了中世纪石刻研究小组,先后在晋北、晋中、晋东南等地进行了石刻考察,主持了北朝石刻数据库的建设、大致内容的总结和校注。

韩愈在《教师论》中说:“教师,所以传道授业也是令人困惑的。”所谓传道,不仅仅是传播学问之道,更是传播人之道。教学,不仅是为了传授学问,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解决问题,不仅要解决共性问题,更要解决个性问题。回国后的十年教书育人,王力军就是以此为目标,对即将步入社会成为社会栋梁的大学生,甚至对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潜移默化的决定性影响。

到目前为止,王立军已经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了10年。他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以学术为业,以育人为己任。历任学生深受他的学识、能力、性格的影响,在平凡的生活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不仅重视教学,而且更注重育人。同时,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各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成为同事和学生眼中的“大学教师”典范。作为一个读书人,他阅读书籍和生活,看内在的精神世界,看现实生活,表现出洞察力和智慧。作为一名教师,他不仅传播知识,而且培养个性。作为长辈,他真诚坦率,表现出亲和力和感召力。

以教学为本实施教学改革

王力军热爱教育,努力工作,热爱本职岗位,努力工作,在日常教学中培养个性。常年教授多门不同层次的课程,包括基础课《中国书评》、《中国书法史》、选修课《古代汉语》、《文字学》、硕士课程《学术论文写作》、《书法理论》等,多年来一直是学院的热门课程。就教学而言,他本着“教学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的教学理念,努力学习,每门课程都力求在最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积累书法史和书法创作的实践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要研究教学心理,重视教学艺术,努力使每一节课在师生心中产生“知识共鸣”。由于教学效果显著,多年来在教学评价上一直名列前茅。热心学生社团活动,经常给研究生进行志愿指导,并进行“学术思维与学术问题”、“书法与文化”、“人生哲学思考”等专题讨论。在讨论中,他不仅传播知识,介绍学术动态,还讨论做人与学习的结合,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做人的道理。

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任务。因此,探索适合不同时期学生的教学方法是王立军的目标。让学生在多方面深刻地掌握和应用知识是他多年来的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才能用心学习”是他长期以来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他坚持问题指导和实验验证相结合,注重营造师生良好氛围,逐步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了解前沿的学术研究,从而开阔视野,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学术创新,积极引导本科生获批并完成2014年本科科研创新项目。指导研究生获批2020年山西省教育厅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2014-2015年间,他在日本东京艺术学院做访问学者时,在完成研究工作后,前往本科教室和实验室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比较两国在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上的差异。2016年,他再次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日本小松大学,与大金明哲教授、津村洪辰教授共同开展“中国书法量化研究”,积极探索新方法,倡导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返校后,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途径。

在本科教学中,王立军注重实践与理论的重要关系,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多项改进措施,精心设计了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并根据不同的教材采用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在《中国书法史》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和书法现象,他结合教学改革项目,实施了大班授课和小班授课的教学改进方法。学生们把笔记本电脑带进教室,一边组织问题讨论一边进行理论讲课,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受到学生的好评。王力军积极倡导实地考察,亲自带领本科生和研究生考察陕北、晋中、晋南、晋东南的石刻,开展了求碑、访碑、扩碑等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深受学生喜爱。

在研究生教学中,由于《中国书论》概念抽象、理论性强,王立军采用了教师讲课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方法回归应用型教学模式。它使这门抽象而有逻辑的课程易于理解和具体化。同时,他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问题,总结问题,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自己的独立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探索教学规律创新教学理念

对于本科生来说,王立军有勇气围绕“培养素质,提高能力”这一核心目标,在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首先,他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针对学生只听课不看课本的现象,要指导学生阅读和做笔记,把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结合起来。根据书法专业的实际特点,采用“理论教学、演示分析、现场作品点评”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敏感度。其次,在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近年来,为了改变《中国图书理论》教学中重理论轻能力的偏向,他编选了一本《图书论文概论》作为辅助教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就研究生教学而言,他专注于研究生教学改革。2019年受山西省教育厅资助,主持“基于山西石刻的北朝墓志文字综合研究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教学改革项目。一方面因材施教,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另一方面,他建立了一个“阅读报告会议”系统,每两周召集一次研究生,关注研究生的阅读情况。这让学生能够脚踏实地的学习,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学习的艰辛。在当前浮躁的时代,这一制度对研究生知识意识的培养和勤奋精神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以研究促教学使科研成为改进教学的引擎

长期以来,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一直是高校教师关注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事科研教学十几年的王立军深知“只有教学科研,才能教得更好,学得更好”。他经常在教学中融入科研成果和方法,从实际应用需求中引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最新的前沿研究视角考虑课程知识的发展。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研成果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在优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使科研与教学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科学研究上,王力军始终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对现有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进行分析和升华,不断寻求创新,始终坚持一个科学研究者所必需的严谨性,做出大胆的假设,反复求证,积极撰写多篇学术论文。鉴于他的研究方向“中世纪石雕研究”,他参加了许多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近年来,王立军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5项、山西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5项、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合著3篇。

服务社会具有文化责任精神

王力军不是对窗外的事情充耳不闻的研究者。他对当今社会深感忧虑。往往可以结合最新的社会潮流,给学生以高度的哲学指导,让他们健康成长。同时还经常应邀到各地讲学,经常以自己对艺术文化的热爱和洞察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2014年,应日本书法教育研究会邀请,王力军在东京美术大学演讲厅举办了题为《数据与信息时代的书法学科建设——我的困惑与文化思考》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不仅是一位专业理论家对当前书法学科建设的意义、现状、运行机制、不足和疏漏的冷静而系统的分析,也是一位人文学者对未来学科建设最深切的人文呼唤。2016年,应日本文化信息学会邀请,王力军在同志社大学做了题为《时间空中国书法量化研究》的学术报告。由于题目新颖,与会学者兴趣浓厚。来自日本大学的100多名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在日本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9年,应山西美术馆邀请,王力军做了“山西石雕艺术特色及春阳宫石刻收藏”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系统阐述了石雕的分布、保存和保护现状、类型和特点,以及石雕的功能和意义,为我省文物部门加强石雕保护和石雕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教学和研究相互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和竞争促进学习

西方哲学家说,清除荒野中杂草的最好方法是在上面种庄稼,保持灵魂不受干扰的最好方法是让美德占据它。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要让美德占据心灵。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应该向高中学习,树立一个好榜样。对于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王力军不仅站在学术创新的最前沿,还鼓励和引导学生走科研创新之路。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17年,20多名书法系师生带队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东亚书法教育论坛-中日韩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外出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在正常工作中,可以和学生谈心,交流思想和经验,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有效负责的班委。团队内部引入小组交流机制,鼓励学生定期报告研究进展。学术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各抒己见。关注每一个新奇的想法,督促大家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最后要进行开放思维,一个创新的想法要经过缜密的逻辑论证和实践验证,才能回归实际应用要求。这种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开拓研究思路,促使研究进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王力军的学生不仅注重科研方法,还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为以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社会需要不可替代的人才。”\”有想法的人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王力军经常提醒学生,对自己要求很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务实的科研态度深深影响了学生。他指导的研究生在学术期刊上频繁发表论文,多次指导专业硕士生参加全国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生不仅掌握优秀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掌握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创新、独特的学术思想。

王力军志向高远,脚踏实地,用人格魅力和辛勤劳动,在教书育人、教学科研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前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师”的内涵。

图片来源于本人及山西大学新闻网

课文来自老师的作业部门

网络编辑:任

主编:齐华蓝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841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