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奋力谱写新时代区域经贸合作新篇章

奋力谱写新时代区域经贸合作新篇章

原标题:努力谱写新时期区域经贸合作新篇章 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11月15日正式签署。在全球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百年来世界…

原标题:努力谱写新时期区域经贸合作新篇章

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11月15日正式签署。在全球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百年来世界空前变化加速演变、经济全球化逆转的背景下,RCEP正式签约,凸显开放合作仍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仍是人民心声。我们要抓住难得的机遇,积极推进RCEP实施,共享RCEP发展红利,在更广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进互利共赢合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区域经贸合作推向新的水平,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空间,为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增添新的动力。

1.中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

RCEP15成员国的总人口、经济总量和贸易额约占全球总量的30%。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员国结构最大、发展潜力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疫情导致世界经济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东亚经济圈表现出较强的复原力、恢复力和增长潜力。东亚经济圈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制造业最大的地区,货物、人员和资本的交流频繁而密集,产业链和供应链相对完整。总的来说,它建立了一个从金融融资、科技研发、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到消费的经济圈,其RCEP是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门。

其他RCEP成员大多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经济联系密切,商业往来频繁,合作成果丰硕。2019年,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贸易总额超过1.43万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1.2%。今年上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中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的贸易总额达到6644亿美元,仍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国从其他RCEP成员国吸引了72亿美元的实际直接投资,占中国实际外资总额的10%。

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占据核心地位,并在RCEP谈判中发挥主导和核心作用。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尤为光明。2002年,中国与东盟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这是中国谈判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双边经贸关系快速发展。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立十周年和《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中国与东盟经济一体化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今年,东盟超越欧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贸易伙伴,形成了中国和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

中日韩是彼此重要的经贸伙伴。近年来,两国不断推进经贸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形成了事实上的经济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深化了经济一体化。中国已经是日韩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来源,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同时,中日韩经贸合作也是亚洲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的引擎。无论是东盟与中日韩(10+3)的合作,还是东北亚的经济合作,都离不开中日韩经贸合作的主导推动。其中,中国和韩国之前已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日本通过RCEP首次与中国和韩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必将极大地促进中日韩经贸关系的发展,共同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在RCEP基础上的谈判。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其中澳大利亚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2019年,中澳双边货物贸易额为1696亿美元,中新双边贸易额为183亿美元。中国、澳大利亚和中国与新西兰此前已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两国之间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在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RCEP的签署将重建该地区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并促进该地区的相互贸易和投资。

第二,RCEP的实施意义重大

RCEP花了8年时间开始谈判并正式签署。15个成员国中,有最发达国家,也有最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开放程度不同。RCEP整合、扩大和升级了成员国与东盟之间现有的“10+1”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并将原来分散的、不同层次的互利安排整合为一个统一的、高标准的区域规则体系。RCEP作为一个全面、优质、互利的自由贸易协定,将显著降低本地区企业的经营成本,带动本地区企业重组供应链和价值链,优化本地区商品、技术、服务和资本的流动,形成强大的积极“贸易创造”效应,有利于构建更加稳定繁荣的东亚经济圈。东亚结束了过去以双边和小区域合作为主的“初级阶段”模式,朝着更广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迈出了大步。

第一,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迈上新台阶。RCEP将在该地区实现高度开放。在货物贸易方面,成员国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已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普遍加快了降低关税或增加新型减税商品的步伐。尚未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在相互开放市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成员国承诺,大多数产品的关税将立即或在10年内降至零,FTZ将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实质性和分阶段的开放。在服务贸易方面,15个成员国的总体开放水平明显高于各自的“东盟+1”自由贸易协定,部分成员国以负面清单的形式做出承诺,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在投资方面,15个成员国通过采用负面清单对非服务部门的投资做出了公开承诺,提高了各方政策的透明度。在规则方面,RCEP在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和中小企业方面全面参照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规则,为优化该地区商业环境提供长期的制度保障。随着RCEP的建立,该地区的企业将拥有一个更加自由、更加开放、更加稳定和更加透明的市场,并且必将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更广泛的发展空。

二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RCEP改变了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支离破碎的现状,首次在该区域形成了统一的贸易和投资规则体系。此前,10个东盟国家和5个其他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其原产地、投资开放和服务贸易规则各不相同。RCEP形成统一规则后,该地区企业的经营成本和不确定性风险降低,对该地区以外企业的投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这将有效激发世界各国企业在该地区的贸易和投资活力。与此同时,所有RCEP成员国都采用负清单法对非服务业投资做出了开放承诺,服务业将全面逐步采用负清单法,投资政策更加透明,开放产业大幅增加,承诺水平大幅提高。国际投资和跨境电子商务将获得巨大发展空。

RCEP聚集了世界前20个国家中的6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区域高标准开放将促进消费市场从发达成员国向发展中成员国的转移,增强最终产品流动的多样化,增强内生需求,为区域内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和可持续的动力。

三是开创开放型世界经济新局面。当前,国际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世界经济下行,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下降4.4%,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今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将下降30%至40%,WTO预测今年世界商品贸易将下降9.2%。RCEP协议的签署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补充,顺应了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为建设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RCEP精通区域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强调保持开放、包容和有章可循的全球贸易和投资环境,并致力于进一步开放市场,这大大增强了企业界扩大本区域贸易和投资合作的坚定信心。

第三,采取多种措施扩大RCEP的积极影响

RCEP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签署的第19个自由贸易协定。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全球自由贸易协定网络进一步完善,形成了具有区域发展战略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了对外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有利于推动构建以国内大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企业是务实合作的受益者。只有政府、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和企业实现有效的联动,充分利用RCEP的优惠条款,RCEP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合作的积极影响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和放大。

政府部门起主导作用。根据《RCEP协议》的条款,调整相应的国内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向更多国家和更广泛领域开放国内市场,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一流经营环境,为企业进一步开拓东亚市场、构建更加稳定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更大的平台,创造更有利的条件。通过各种渠道对RCEP相关政策进行权威解读和公开宣传,让企业了解和使用,真正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有效助推器。以RCEP为基础,推进中日韩等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积极研究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建设,努力推进规则、法规、管理和标准的制度化开放。

贸易投资促进机构拓展服务功能。由于多种原因,中国企业对自贸区的利用率一直不高,自贸区的有效性也不理想。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和全国各级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将以RCEP落地实施为契机,充分发挥与政府对接、企业对接、内外沟通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企业政策宣传,组织能力培训,普及RCEP相关知识,引进RCEP政策工具的使用;优化原产地证书等签证服务,扩大“一站式”服务范围,降低企业成本;加强RCEP相关政策研究,嵌入商业法律服务,做好企业员工工作;积极举办与RECP成员国相关的经贸论坛和展览,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合作平台,将中国政府精心定制的“优惠券”发送给企业,帮助政策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努力提升企业的效益和收益。

企业积极参与。开拓视野,创新思维,认真研究RCEP规则和运行机制,重新审视由“10+5”成员国组成的统一规则大市场RCEP,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更有效地利用区域内的优惠贸易和投资安排,进行企业战略投资规划,重构区域内供应链和价值链,优化生产布局,升级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原产地管理,根据自贸协定原产地规则,积极使用出口优惠原产地签证。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通过增加进出口贸易和扩大对外投资,优化本地区从原材料到劳动力、资本到技术、生产到市场的资源配置,为自我提升和效率提升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开辟更广阔的空空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857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