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深度关注 | 结束160年的流离 马首回归圆明园

深度关注 | 结束160年的流离 马首回归圆明园

原标题:深度关注|结束160年的流离,回归圆明园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关晓宇中央纪委国家纪委网站 12月1日,漂泊160年的圆明园马头铜像回归“故乡”…

原标题:深度关注|结束160年的流离,回归圆明园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关晓宇中央纪委国家纪委网站

12月1日,漂泊160年的圆明园马头铜像回归“故乡”。图为当日展出的马头铜像。新华社记者李和社

12月1日,“圆明园马头铜像入藏仪式”在北京圆明园正觉寺举行。图为游客在圆明园正觉寺文殊阁展出的马头。中新社记者杜

马首铜像在流离失所160年后,终于“回归”,成为海外遗失的第一件重要文物回归圆明园。

12月1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了“圆明园马头铜像入藏仪式”。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圆明园马头铜像分配给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同时开展“圆明园马头铜像百年梦——回归展”展览。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十二生肖兽头在海外丢失

表情传神,头发传神,颜色深沉厚重,持续了几百年没有生锈。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已知的八个兽头中,马首的故事最为丰富,归途坎坷。

马头铜像原本是圆明园海晏殿外兽头喷泉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1759年,海晏堂建成,“海晏”字意为“河清海晏,国泰民安”。在铸造了动物头部的青铜雕像后,它们被放置在喷泉两侧的个人石凳上,呈八字形。每种动物都是喷泉器官。每天十二生肖中动物头的青铜雕像轮流喷水,代表一天的不同时间。中午十二个动物头会同时喷水。因此,这个喷泉也被称为“液压钟”。

“只要我们看到哪种动物吐水,就知道几点了。很多人认为动物头是水龙头,这是一种误解。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解开圆明园最大的谜团,那就是如何让动物自动变身,自动吐水。谁在小时吐水,谁就在中午12点吐一刻钟水,完全靠机械动力。可见海棠堂的科技含量还是很高的。”下午,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历史地理民俗学会理事刘洋在正觉寺文殊馆进行了专业讲解,吸引了观众一次次点头。

在刘洋看来,海燕厅不是简单的喷水系统,而是“东方时辰、东方十二生肖与西方喷泉、时机相结合的四合一完美产物”。

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闯入圆明园。一场大火把“万园之园”烧成了废墟,十二生肖的兽首和无数其他宝物一起被野蛮掠夺,丢在海外。

为了选好放马头的地方,我走遍了圆明园,设计了三个方案

住在王府井的王顺利早上看到了马首进藏的消息。他太兴奋了,没有吃午饭。他拉着妻子,兴冲冲地冲过去,希望第一次能瞥见国宝。“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国、知足、感恩。听到爱国者帮助丢失的文物回家,我们非常激动,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国力繁荣,我们不再受欺负。”王阿姨告诉记者,她其实有点“私心”,儿子是匹马。她希望触摸到马领导的喜悦,祝愿儿子成功。

“马首铜像是第一件归还圆明园的海外文物。将丢失的文物归还原主,意义重大。”北京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副处长李向阳告诉记者。

他清楚地记得,2019年12月4日,圆明园在得知马首回归圆明园的安排后,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海淀区文化旅游局的相关人员。大家把圆明园几乎翻了个遍,就为了挑个合适的地方放马头。

一开始有三个方案。一个是海燕馆,是动物头真正的家,但现在已经成了废墟,属于废墟状态。二是展厅,可惜太小了,地处一个角落,基本在圆明园东北角,安全性不理想。第三个是最后的正觉寺。“正觉寺可以说是公园里唯一没有完全烧毁的小楼群。在过去的几年里,保护性维修已经完成。”李向阳告诉记者,通过实施展览升级和安保改造工程,正觉寺具备了文物安全和展览的条件。

时隔多年,迎接马首回家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选址只是第一步。

圆明园克服了疫情带来的不良影响,抽调各单位人员,为马首战陈设专班。“从展品的确认,图片和视频的选择,到展示方案框架的调整和修改,不下几十次,只是为了展示最好的文物展示效果。”李向阳说。

虽然圆明园的建筑只有2%是西式建筑,98%是中式建筑,但考虑到马头就在西式建筑附近,展览的第二部分“万园之苑”,实现了中西建筑各占一半的比例,也是为了呼应圆明园“万园之苑”的历史地位,体现其兼收并蓄的特色。

离家很难。马首,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终于归来。

在李向阳看来,马首的回归为流失文物的回归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这将推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流失文物的回归,激发海内外同胞的爱国情怀,也必将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保护。更重要的是,马首的回归,在某种意义上,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中国政府从未放弃对动物头的艰苦追求,七头动物以不同方式回归祖国

文物的废墟,是一个古老民族流血的伤口。虽然动物头的下落不明,但中国政府从未放弃追捕动物头的艰苦努力。

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获悉马首铜像即将在香港拍卖,立即表示终止公开拍卖的坚定立场和推动文物返还的良好意愿,并配合有关机构积极斡旋文物返还祖国大陆。

2007年9月,澳门爱国商人何鸿燊斥资6910万港元购买圆明园马首铜像,表示将把马首捐赠给祖国,希望鼓励更多人参与中国文物保护,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大爱意识。此后,圆明园马首铜像在港澳展出,对增进港澳同胞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国家文物局的协调下,2019年11月,何鸿燊决定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作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的献礼。

想一想,就能克服困难,回到祖国。在国家文物局和各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牛、猴、虎、猪、鼠、兔的头像也以不同的方式回归祖国,圆明园的兽首也从星星逐渐散去,走向团聚。

牛头虎头从1860年开始在海外失传,出现在美国的房子里作为花园的装饰品。2000年,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购买了老虎头、牛头和猴头的铜像。圆明园的这三尊兽首铜像现在在保利美术馆。

2003年,何鸿燊出资从美国收藏家手中购得猪头铜像,并将其赠送给保利美术馆。

2008年10月,佳士得宣布将在次年拍卖鼠首和兔首,估价800万至1000万欧元,总价2亿元。此次拍卖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外交部和国家文物局也发表了公开声明,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

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把海外丢失的老鼠和兔子头无偿捐献给中国。老鼠头和兔子头现在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到目前为止,圆明园十二尊兽首铜像中,龙、蛇、羊、鸡、狗的头像依然不见踪影,有待进一步发现。

\”马首重返公园,标志着文物追求的新方向.\”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柱表示,在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生效之前,国际社会对于如何追索和返还因战争掠夺、文化掠夺和非法贸易而流失的文物仍然缺乏法律依据和普遍共识。“中国政府坚定奉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决支持将非法流失的文物归还原主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把推动历史文物流失国回归作为重点方向,推动文物流失国和文物流入国同舟共济,共同探讨。妥善解决历史问题的有效途径。”

70年来,中国成功推动了300多批和15万多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

民族弱了,文物就没了;如果民族运动强大,文化就会繁荣。

由于历史原因,近代以来,大量中国文物在海外流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遏制文物流失、抢救重要国宝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近日,一架载有68件文物的国际航班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英国丢失25年的文物回归祖国怀抱,也成功终结了走私文物在中国25年不间断的跨国追索。

这段漫长的时间跨度凸显了失去海外文物“回家”的艰辛;对这68件文物从未放弃的追求,是我国不断推动文物回归的决心的缩影。

“对于文物的流失,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的态度就是‘一切国宝必获’。”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邓超说。

邓超告诉记者,国际流失文物追索的基本依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移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根据该公约,缔约国之间禁止进口“从博物馆、宗教或世俗公共纪念馆或类似机构盗窃的文化财产”,在非法进出口文物的情况下,应采取适当措施追回和归还此类文化财产。1997年,中国加入了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的《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

中国感受到了国宝的流失。在世界舞台上,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将流失文物返还原主国,积极推动《1970年公约》和《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的宣传、改革和完善,与23个国家签署了追索和返还双边协议,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古代文明的历史责任,为中国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文物返还秩序的实践、智慧和规划做出贡献。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变的初心,继承了各级政府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坚定决心,继承了中国儿女保护民族根性的心,继承了国际友人尊重中国文化权利、欢聚一堂保送文物的友好之心。回家的庄严力量。”文殊馆铜像区用“造梦之本”为文物的归还写下了注脚。新时代形成了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文物资源回收新模式。据统计,70年来,中国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捐赠谈判和抢救收集,成功促成了300多批、15万多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归还。

中国失落文物的回归之路,也是国家复兴的大变革之路

160年前,一度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在这场浩劫中倒塌,大部分建筑被夷为平地。如今的海晏堂早已是一片荒芜,空遗迹令人肝肠寸断。

圆明园的兽头是一件珍贵的文物,但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文物本身的意义——兽头上永远镌刻着圆明园的悲惨命运,记录着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民族的坎坷和屈辱。所以每一个动物头的回归都是中国人关注的焦点。

“经过早上的活动,感觉马首已经不是被洗劫的成分了。在回归的过程中,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不断丰富和升华。圆明园《归马头》是时代的杰作。这是我理解的中国文化的新辉煌。它悲壮,意气风发,文化自信,屹立东方。”邓超说。

圆明园回归的马头,在流离160年后,已不再是皇家园林的私有物,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回归不是终点。如何利用好文物的后半部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才是刚刚突破的问题。”刘玉柱说。

中国流失文物的回归,也是国家走向复兴的伟大变革。一次次回归,一次次梦想,激发自信,凝聚力量,塑造文物追索与回归新格局,书写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篇章。

今天,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面对劫掠的动荡、悲惨和无助的历史再也不会重演。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经沉浮与觉醒,奋斗与崛起,已经成为一艘尖桅船。

“好马”回归花园,那些还在外面生活的重要文物永远不会放弃,我们会继续追寻,欢迎它们回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963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