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原标题:促进扶贫与农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本报记者乔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坚决防止大规模返贫。要与农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救助政策的…

原标题:促进扶贫与农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本报记者乔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坚决防止大规模返贫。要与农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救助政策的整体稳定性,调整和优化分类,为政策留出足够的过渡期。如何推进扶贫战略转型?如何推进农村振兴?近日,《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强。

从“集中作战”到常态化推进

记者:为什么要提出“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的思路?如何推进扶贫战略转型?

高强:脱贫目标任务完成后,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是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绝对贫困基本消除后,中国将进入解决相对贫困的发展阶段。由于农村贫困人口生活的脆弱性、全面保障的覆盖率有限以及贫困线的可变性,在现有扶贫标准下,让所有贫困人口脱贫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的终结。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相比,具有人口基数大、贫困维度广、贫困风险高的特点,在增加收入和内生动力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无论是构筑一道防止贫困回归贫困的防线,还是缓解相对贫困问题,都需要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

推进扶贫战略转型,需要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多维贫困指标体系。从工作层面上,要整合扶贫开发、农业农村、民政、教育、住房建设、交通运输等部门的资源和优势,更加注重改善贫困人口收入以外的福利,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弥补发展不足,优先推进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覆盖重点群体,不断改善低收入群体的发展环境和外部条件,激活低收入群体的内生动力,提高其自主发展能力。

从制度层面来看,要培育全面的治理结构,进行扶贫制度的供给侧改革,利用制度机制设计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利用制度安排促进收入持续增长。要研究设计客观反映新贫困特点的指标体系,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完善贫困对象识别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加强缓解相对贫困问题的顶层设计,加快扶贫开发法制建设,确保长期扶贫工作依法推进。

从社会角度来看,要更加重视社会扶贫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消费和电子商务扶贫,积极创新扶贫方式,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社会组织与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完善扶贫合作机制,拓展扶贫合作和对口支援的有效途径,构建市场化主导的整体援助体系。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贫困人口的多样化需求与社会爱心资源准确匹配,全面提高参与扶贫的社会力量的素质和效率。

将减贫纳入农村振兴战略

记者:为什么要提出“与农村振兴有效对接”的思路?如何理解其内涵?

高强:近年来,中央一再强调要把扶贫和农村振兴有效地联系起来,这不仅是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重大判断,也是如何实现“两百年”目标的战略指南。脱贫不是目的,从全面小康走向共同富裕的任务还很重。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前谋划,及时提出农村振兴战略,被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历史任务。目前,中国正处于扶贫和农村振兴的历史交叉点,也是扶贫和振兴政策的重叠和过渡时期。扶贫与农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不仅为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奠定了基础,也为完善促进农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留下了窗口。

扶贫引领贫困地区历史性转型,农村振兴战略将成为持续推进贫困地区发展、缓解重点群体相对贫困的总推力。扶贫和农村振兴都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为重点,从产业发展、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治理、民生保障和制度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制度安排。

农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出发点,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总方针,是巩固扶贫成果、促进可持续减贫的制度保障。农村振兴不是开新灶,而是在巩固扶贫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要将扶贫纳入农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规划,以农村振兴为总体规划,以巩固扶贫成果为基石,使农村振兴与扶贫有机结合。

“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重点已转向农村综合振兴

记者:从2021年开始,“三农”的重点将转向全面推进农村振兴。如何全面推进农村振兴?

高强:近年来,农村振兴战略各项政策出台力度加大,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加快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业结构逐步优化,生产方式加快,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为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完成后,要在保持扶贫整体稳定的基础上,以解决相对贫困为新起点,推进扶贫与农村振兴的整体对接,建立健全支持农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推动贫困地区向农村全面振兴迈进。具体而言,在政府调控层面,主要着眼于稳定外部支持和投入机制,建立一套缓解相对贫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市场机制层面,主要着眼于培育低收入群体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优化市场环境,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从发展路径来看,要制定分类推进农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有序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东部发达地区要发挥主导作用,完善解决相对贫困的体制机制,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率先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应以农村低收入人口为重点,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有效完善和落实返贫人口监测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救助机制,加快培育农民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其他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十四五”期间要保持扶贫政策体系相对稳定,建立和完善持续投入机制,确保到2050年如期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2088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