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媒体:资本养猪要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媒体:资本养猪要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原标题:经济日报:首都养猪要避免“跳起来散架” 围绕产能储备优化调控措施,以大企业为重点,增强反周期调整的准确性,确保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要让消费者买得…

原标题:经济日报:首都养猪要避免“跳起来散架”

围绕产能储备优化调控措施,以大企业为重点,增强反周期调整的准确性,确保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要让消费者买得起,让农民有好的收入;既让主产区养猪实惠,又保证主销区吃肉。

最近生猪期货上市。业内人士认为,生猪期货的价格走势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生猪供应逐步恢复的预期。也有很多市场参与者担心生猪生产恢复后供需形势会迅速逆转。如何计算猪账,如何解决“猪多猪少”的问题,已经成为业界的热点。因此,有必要适当提示风险。

要妥善处理社会资本,在促进产能恢复的同时实现转型升级,避免“一下子跳起来,一下子散掉”的现象。为了加快现代制度建设,不能因为耕地政策宽松而单方面摆摊,更不能因为环境评估的承诺制而放松对环境保护的硬性要求,走得更远。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发展生猪产业,就要走出只看一个角落的思维定势,不仅要算眼前的账,还要算长远的账。没有税收,但是养猪有污染的风险。大家都想吃肉但不想养猪。甚至有的地方此前搞过“无猪县、无猪镇”。但猪荒导致价格上涨,超级猪周期影响人们生活。对于主产区来说,粮食的生产和转移是对国家的贡献,猪肉的生产和转移也是对国家的贡献。生猪生产要提升到更高的位置,生猪生产要像粮食生产一样抓。

对于水产养殖企业来说,也要走出赚快钱的心态。目前,行业稳步进入政策宽松期,相关部门出台了19项政策措施。此外,非洲猪瘟疫情总体稳定。截至2020年11月底,2017年可育母猪和生猪存量已恢复到90%以上,进度超出预期。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是近年来生猪产能的最高点,这意味着有信心保持供应,稳定价格。按养殖周期计算,2021年第三季度生猪出栏量将达到正常水平,整体价格下降已成为市场共识。

一方面,生猪复苏势头有待进一步巩固。全球猪肉贸易量约为800万吨,不到国内产量的15%。2018年之前,猪肉进口在国内生产中的比重从未超过2%。在国内保险供给的背景下,生猪生产能力的恢复并不充分。对各地来说,今年我们将继续稳定耕地、环境评估承诺制度、贷款担保等重大支持政策,让农民放心。目前在建的养猪场要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建成投产,带动中小农户发展生产。

另一方面,一些水产养殖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在增加。养殖规模越大,可能的收益就越大,万一出现价格波动或者动物疾病的风险就越大。我国生猪养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设施设备差,生产效率低。在市场风险加大的背景下,一些企业不够理性。要加快全过程现代化体系建设,不能因为环评承诺制度而放松对养殖粪便处理的硬性要求,不能因为非洲猪瘟疫情稳定而盲目扩大养殖用地政策,不能降低生物安全要求。

中国生猪价格大幅波动的原因是工业质量不够高。第一,规模低。全国有一半的肥猪由散户提供,占总量的99%,每年500头以上的养猪场只有16万左右;二是工业化程度低。养殖、加工、运输、营销脱节,缺乏利益共享的共生机制。用社会资本养猪,是看到巨大市场容量和行业转型升级的契机。也要在产业融合发展上有所作为,在带动散户上有所建树。

过去政府部门使用的增产手段相对成熟,而促进供需平衡的调控力度不够。但是,这个时候的低价会导致那个时候的高价。当行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无法通过市场力量恢复供求平衡时,政府有必要加强调控。如果说粮食供应保障的重点是增加产能,那么生猪供应保障的重点就是储备产能。围绕产能储备优化调控措施,以大企业为重点,增强反周期调整的准确性,确保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要让消费者买得起,让农民有好的收入;既让主产区养猪实惠,又保证主销区吃肉。

资料来源:乔/经济日报

主编:赖SN244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2258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