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金融专家刘俏:中国迫切需要以财政政策为统领的一揽子政策

金融专家刘俏:中国迫切需要以财政政策为统领的一揽子政策

金融专家刘桥:中国急需一套以财政政策为主导的政策 4月28日,在四川省绵阳市的一条商业步行街上,一名商人发布了一则销售广告。照片/人们的视野 我们的记者/何斌 …

金融专家刘桥:中国急需一套以财政政策为主导的政策

4月28日,在四川省绵阳市的一条商业步行街上,一名商人发布了一则销售广告。照片/人们的视野
我们的记者/何斌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表现。据初步统计,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尽管中国在防控疫情和恢复生产方面比世界其他国家领先近一个半月至两个月,但新一轮“皇冠”疫情的外部影响极大地影响了实体经济。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迫切需要一套以财政政策为主导的政策。

迫切需要一揽子政策。

《中国新闻周刊》: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多项短期刺激政策。在你看来,它们有多有效?

刘桥:根据我们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发布了200多份政策文件,地方政府已经发布了800多项政策。

在货币政策方面,截至目前,央行已释放2.22万亿元中长期流动性,累计发放3.02万亿元再融资贷款。这些都是基本的货币投资。考虑到中国货币乘数效应约为5倍,总体货币政策规模已达15万亿元。

然而,整个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如中小型微型企业,仍然认为政策不够有力。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政策有点支离破碎。无论是200多项中央政策还是800多项地方政策,仍然缺乏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缺乏一揽子政策,政策目标不明确,实施不均衡。

此外,货币政策一直存在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尽管它释放了大量流动性,但很难渗透到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如中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家庭。因此,我认为仍然有必要提出一个以财政政策为指导的更强有力的一揽子政策。就货币政策而言,只要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流动性相对宽松,不存在流动性危机,任务就基本完成。推出一揽子财政政策的时候到了。

《中国新闻周刊》:从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你认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刘桥:新关疫情是一种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外生冲击。其中,中小微型企业、消费和就业是影响最集中的领域。中小微型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来就很弱。个人家庭收入也会受到负面影响——整体经济形势不好,收入不能不受影响,影响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中小微型企业和消费的压力最终将反映在就业上。

此外,出口受到重创。中国经济的核心逻辑也在发生变化。5~10年前,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但去年,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7.8%,投资仅为31.2%。尽管出口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但它们解决了许多就业问题。特别是对我国外贸制造业来说,商品出口的比重占整个制造业增加值的30%。此外,出口部门基本上具有一定的区域集聚特征。如果大型出口企业倒闭,一些地方会引发社会稳定。

《中国新闻周刊》:短期国内政策应该如何适应这些困难?

刘桥:我认为短期内政策应该针对中小微型企业、出口部门和公众。然而,目前的问题是缺乏关键领域的政策工具。

以货币政策为例,央行鼓励商业银行通过再融资和定向减持向中小微型企业提供信贷。但是我认为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规模不够。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有自己的评估指标和风险评估体系,应该考虑坏账问题。许多上市商业银行也应该考虑业绩问题。中小微型企业一直受到融资困难和融资成本高的困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资金要快速、准确、严格地渗透进来,实施起来就更加困难。

因此,我认为在短期内,主要问题是“生存”。中小微型企业和出口企业的生产和市场活动应尽可能保持适度,以免恶化。最终,疫情将得到完全控制,全球经济将复苏。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可以更多地依靠市场本身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然而,问题是许多企业已经忍受了三个多月,而现在却无法忍受。因此,政策必须快速、准确、有力。如果市场长期感觉不到有如此大规模和强有力的政策,就很容易形成负面预期,拖延的时间越长,未来改变负面预期就越困难。因此,我们一直呼吁在短期内采取更强有力和更明确的一揽子政策来解决这些困难和痛苦。

《中国新闻周刊》:随着疫情防控的正常化和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已经到位,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应该是什么?

刘桥:我们建议推出以财政政策为主的一揽子政策。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发行专项政府债券,让金融机构进行协调,为中小微型企业设立稳定的基金,直接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支持名单。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可以实施该计划。金融和商业银行之间甚至可以有一个信用风险分担机制。例如,金融承担70%~80%的信用风险,银行承担20%~30%的风险。在我看来,商业银行必须承担一些风险,否则很难解决道德风险问题。这样,资金将直接用于支持中小微型企业。

但是,央行或银监会可以配合商业银行的评估,重新评估指标,并略微调整权重,使商业银行有一定的动力。这样,中小微型企业就得到直接支持。

用“新政策理念和工具”解决“新挑战”

《中国新闻周刊》:你曾经说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不能解决结构性问题。在你看来,这种流行病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结构性问题?

刘桥:这次疫情最大的变化是宏观政策的制定和颁布。例如,为了应对这一流行病的影响和影响,世界上其他几个主要经济体,如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以极快的速度推出了由财政政策主导的经济复苏方案,特别是针对受这一流行病影响的企业和人民。新的皇冠流行病对经济有百年一遇的影响,其性质不同于2008年金融危机和1929年大萧条。我们需要新的政策理念和工具。

优惠券是一种新的“政策工具”,但问题必须明确:政策目标是什么?如果这只是对民生的纾困和纾困,我认为透过财政转移支付,无论是现金或现金代用券,向他们提供纾困是适当的。

根据央行的报告,如果政策目标是刺激消费,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为87.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4万亿元。预防性储蓄的增加是由于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担忧和缺乏信心。

对于那些有能力储蓄的人来说,如果给他们更多的现金,他们实际上不会刺激消费,很可能还会储蓄。因此,与消费直接相关的中小微型企业,尤其是大量的服务企业,仍然无法受益于这一政策。对于这样的群体,消费券可以尝试一下。

我对热门新基础设施的短期政策效果并不乐观。基础设施投资需要得到批准,然后需要找到资金来源,实施只能从最后开始。真正的影响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那时,企业可能无法生存。因此,从短期来看,这不太可能是最重要的政策起点。

中国新闻周刊:许多人担心优惠券的公平和效率。从你的研究来看,效果如何?

刘桥:从杭州的角度来看,作为一种政策选择,消费券在刺激消费方面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政府补贴1元,拉动3.5元增加消费,基本体现在餐饮服务、生活必需品和服务消费上。

因此,在没有更好的政策和措施的情况下,消费券是一种更好的尝试。在特殊时期,当消费者信心和意愿不足时,通过适当的财政转移支付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杭州提供了一个相对较好的样本。

当然,为了防止好事出错,我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设定一个大致的规模,并监督资金的使用。特别是对于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中央政府需要通过财政转移提供财政支持。应严格监控资金,防止其进入房地产或其他领域。消费券的推出在短时间内会产生一定的乘数效应和乘数效应,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六个保证”与“六个稳定”:短期与长期的平衡

《中国新闻周刊》:在第一季度数据发布的当天,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了“六个保证”。你认为“六个保证”和以前的“六个稳定”应该是什么关系?

刘桥:从保护市场主体的角度来说,我认为通过企业稳定基金解决问题可能更简单、更直接,效果也很好。然而,出口涉及保险制造产业链。如果出口行业崩溃,今年将拖累出口。如果全年出口下降10%,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1%。

一旦出口受损,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潜力也将受到极大影响。此外,出口地区高度集中,涉及大量工业工人,这容易导致区域集团失业,并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除了中小微型企业之外,保险市场主体也要保护出口。根据出口企业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可以列出需要支持的行业和企业。

我们对疫情的理解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起初,每个人都相对乐观。许多投资银行和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当第一季度结束、第二季度开始时,情况会恢复正常。

然而,我们走得越远,就越会发现这种流行病对实体经济和经济社会秩序的影响是百年一遇的。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突发疫情,企业在考虑灾后重建之前,应该先给一个游泳圈,游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这是一个更务实的想法。

我认为,一个更好的态度是,从一个非常强的底线思维出发,仔细判断疫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解决对冲灾害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害,同时坚持供应方面的结构改革措施,以确保在疫情后重建过程中能够追求高质量的发展理念。

责任编辑:张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466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