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正义访谈|全国人大代表崔智友:开展跨区域合作 构建生态保护屏障

正义访谈|全国人大代表崔智友:开展跨区域合作 构建生态保护屏障

原标题:正义访谈| NPC代表崔智友:发展跨区域合作建设生态保护屏障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崔智友接受了Justice.com的采访。 发展跨…

原标题:正义访谈| NPC代表崔智友:发展跨区域合作建设生态保护屏障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崔智友接受了Justice.com的采访。

发展跨区域合作建设生态屏障

“我们应该通过检察履行我们的职责,保护广西的生态环境,这是一个金字招牌。”5月22日,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崔智友在司法网“2020年全国人大与NPC、CPPCC访谈”栏目接受记者远程采访时说,广西山清水秀,生态优美,检察机关正围绕这一服务开展防治污染的艰苦斗争。基于检察职能,中央环境保护监察局正在推动纠正和落实\”回顾\”相关问题。从跨国、跨省、跨市三个层面,共同构建和完善区域间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做好绿色生态检查

及时,“光剑”拳击

回顾过去的工作,崔智友“无所不知”:从开展“保护海洋”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专项监管活动,到进一步推进非法网箱养殖水污染“百日战”,再到处理跨省倾倒危险废物等一系列重大案件。

在崔智友看来,广西检察机关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工作是值得称道的。“关键是要找到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着力点,把检察监督的着力点定位在建设宏伟的广西上,然后才能落实到位。”他说。

据报道,2019年至今年5月,广西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014件,督促治理污染受损耕地、林地、水域、水土资源21423.51亩,回收清理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10125.93吨。

\”检察机关必须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崔智友表示,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下,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如景区周边垃圾管理不到位、沿河非法采砂频繁、沿岸固体废弃物非法堆积、网箱养殖混乱、虾池尾水直接排入海中、部分边境河流垃圾漂浮、主要水道垃圾堵塞等慢性病。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民众对广西检察队伍的满意度从2012年的92.59%上升至2019年的99.15%,连续8年位居广西政法系统第一。

跨区域合作构筑生态保护屏障

广西沿着河流,沿着海岸,沿着边境。西部与云南、贵州和四川相连,东部与广东、香港和澳门相连,南部与北部湾相连,与越南接壤。生态环境保护必然会遇到跨区域合作和共同治理的问题。广西检察机关在这一区域环境中的做法是什么?

“立足地缘优势,着力服务‘南水北调、东水东调、西水西调’自治区全面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努力从跨国、省际、城际三个层面构建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全面推进跨区域保护协调共治。”崔智友对这项工作做了详细的解释。

近年来,中越边境地区存在一些跨境河流污染和对边境河流两岸林业资源的破坏。走私珍贵动植物和产品以及走私固体废物的犯罪在边境地区继续上升。跨境交易的冷冻食品和日常即食食品的安全检查缺失。“这些问题表明,中越边境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食品安全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双方迫切需要加强合作,形成合作保护的联合力量。”崔智友说。

经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和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2019年10月25日,广西检察机关和越南边境四省检察机关召开边境生态环境资源和食品安全协调保护研讨会。

座谈会上,双方共同讨论了中越边境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食品安全合作计划,提出加强边境地区生态环境资源和食品安全的协调保护。这一举措得到了最高检察院的充分肯定,越南检察机关也对中国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和“广西智慧”及“广西计划”在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方面的做法表示赞赏崔智友说。

在跨省市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广西检察机关也在积极推进合作治理工作机制。

针对“治河分上下游”和“治河分左右”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崔智友表示,广西检察机关和周边地区检察机关先后进一步推进跨地区检察合作,建立了协调保护西江、珠江生态环境的共建共享机制, 合江和红水河流域,以区域联系和问题协调为主要内容,促进形成全流域和跨区域环境治理的联合公益保护力量。

“我们还建立了北海、防城港、钦州检察机关保护北部湾海域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检察合作机制。可以说,全区检察机关为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管理服务的能力全面提高。”崔智友说。

充分发挥检察长在领导案件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作为承办检察官,我还办理了全国首例环境公益诉讼二审案件,省法制检查“两位领导”出庭履行职责。”崔智友说。

崔智友处理的案件发生在武宣县。这是一个危险废物非法跨省转移的案例。危险废物数量大,毒性大,倾倒场地大,涉及的主体复杂,涉及范围广。它对广西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谈到率先办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原因时,崔智友解释说,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检察长办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体现广西检察机关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是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把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作为公开的法治课堂”的指导精神,一案一审,教育社会。

“我们还想向社会发出一个声音:面对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绝不姑息、强有力的监督和严格处理侵害环境公共利益的行为,不仅依法追究行政和刑事责任,还严格依法追究民事责任。在保护环境方面,法律不能让位于无法无天。我们必须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格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崔智友说。

据统计,2019年以来,广西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共提起民事公益诉讼95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91起。目前,法院已作出68项一审判决,全部支持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

“我希望通过生动的案例,加强全社会的警示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和公益保护意识,督促每个社会主体主动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崔智友说。

(北京,5月22日,司法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562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