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中国红树林保护及恢复战略研究项目成果发布会在深举行

中国红树林保护及恢复战略研究项目成果发布会在深举行

中国红树林保护与恢复战略研究项目成果会议在深圳召开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和海洋生态”。在这个保护日,中国红树林保护与恢复战略研究项目的…

中国红树林保护与恢复战略研究项目成果会议在深圳召开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和海洋生态”。在这个保护日,中国红树林保护与恢复战略研究项目的成果将在深圳举行。经过18个月的调查研究,该项目全面梳理了中国红树林的保护、恢复、管理和利用,展示了中国红树林保护的全貌,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是中国第一份红树林保护和恢复的综合评估研究报告。

该项目由保尔森基金会、老牛基金会和红树林基金会(MCF)赞助,并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和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湿地管理司的支持。会上,项目组组长、王文卿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解释了报告的主要结论和建议。其中,建议主要目的应是恢复整个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和服务功能,而不是单纯追求红树林面积的增加。“退塘还林”应成为中国红树林恢复的主战场,并应开展相应的研究。

该报告还对当前中国红树林可持续利用和外来物种入侵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分析,并就红树林的管理、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国家林业厅湿地管理司副司长鲍大明在致辞中肯定了该项目对中国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的支持作用,并希望推动研究成果在法律法规、监督管理、工程规划等方面纳入国家红树林保护规划设计。

该项目的组织者说,该项目将继续探索和支持湿地保护的生命线和通过红树林为代表的沿海湿地的迁移。

据了解,本次新闻发布会将以“线下+直播”的形式举行。在现场,组织者还邀请相关嘉宾参加圆桌沙龙,回答现场直播中观众的提问。

“海味”系列微型综艺节目展现“蓝色深圳”的故事

昨天是“世界海洋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与深圳广播电视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帮助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海洋文化新高地,以海洋经济、文化和新媒体为一体的宣传矩阵引领示范。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新闻宣传、公益宣传、新媒体宣传、平台资源整合等方面形成共享合作,以“海洋+文化”的形式打造更具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海洋公共文化产品和媒体传播产品。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局长王有鹏表示,这是双方共同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服务深圳整体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也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有利于不断提升“蓝色深圳”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

据悉,双方将打造一系列具有浓郁海鲜风味的微型综艺节目,包括昨天正式推出的“深圳海洋预报”节目和“爱海洋”应用。

大鹏半岛珊瑚现状调查启动

大鹏半岛2020珊瑚调查启动仪式举行。图为“爱大鹏”潜水志愿者准备出发。

昨天是世界海洋日。下午,大鹏半岛2020珊瑚调查启动仪式在大澳湾维也纳酒店举行。

大鹏新区作为深圳海洋资源最丰富、质量最高的区域,是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承载区。在新区的支持下,“爱大鹏潜力”志愿者组织成立了大鹏新区珊瑚保护志愿者协会,并于2015年8月在大澳湾建立了该国第一个私人珊瑚保护站。

截至2019年10月,“千代鹏”志愿者已经种植了5606株珊瑚植物,拯救了257根珊瑚树枝。打捞到的海底垃圾超过1723.33公斤,包括2112.4米的渔网。总共保留了180名志愿者讲师,并举行了891次科普讲座。38823名学生接受了海洋科普教育,当地九年制义务小学覆盖率达到100%。据负责珊瑚调查的新区珊瑚保护志愿者联合会负责人介绍,该联合会将组织大量“爱心大鹏”志愿者对大鹏半岛海域的珊瑚礁群进行全覆盖调查,并将收集到的视频、图片等数据提供给珊瑚保护研究机构。同时,联合会将联合绘制大鹏半岛水域的珊瑚地图。

新华社:蓝色关注——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海洋经济综述

从渤海到长江三角洲和泛珠三角,涉海地区经济蓬勃发展,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世界海洋日,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改善和海洋产业发展成为公众的“蓝色关注”。

科技支撑海洋强国建设

海域可燃冰勘探开发取得重大成果,海洋科学研究和极地科学研究进一步推进,“透明海洋”科学计划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的海洋总产量在10年内翻了一番,其背后是海洋科技的坚实突破。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表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例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新的突破,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的海洋药物甘露聚糖钠胶囊有条件获准上市,填补了全球抗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17年无新药上市的空白,成为世界第14种海洋药物。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澎湖是世界上第一个安装了120千瓦波浪能的水产养殖平台,可提供15000立方米的水产养殖用水。船舶领域取得了新的成就。自制的“龙雪2号”首航南极,世界上第一个VLCC“郑恺”号交付使用。中国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科技已经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2019年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指数中稳居第五位,与日本第四位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其中,在创新产出和创新应用这两个子项目上,他们都是世界排名前两位的。

让人们更好地享受蓝色的大海和天空。

在繁华的深圳中心区,有中国最小的国家湿地公园——华侨城湿地。这个位于市中心腹地的滨海红树林湿地在大都市堪称“绿玉”。

据介绍,华侨城集团成立五年来,每年投资800多万元,与志愿环保教师合作开发33个教育系列和106个教育项目,包括红树林课程、自然趣味课程、鸟类课程、小探险家、零遗弃等。它开展了4 000多项教育活动,参加了100 000多项公共活动。

这是我们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保护红树林和沿海生态的缩影。据自然资源部统计,新世纪以来,中国红树林面积增加了7000公顷,成为世界上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少数国家之一。

根据生态环境部最新发布的《2019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我国管辖海域一类水质面积比例同比略有上升,四类海域面积同比略有下降,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定并有所改善。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白表示,中国将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海洋生态安全作为核心,构建覆盖沿海、近海、极地和海洋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针对非法开采海砂、非法倾倒废弃物和破坏湿地等问题,中国海警司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交通部,最近启动了“碧海2020”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关注海洋(沿海)工程建设、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废弃物倾倒、船舶及相关作业、海砂开采和运输、海洋自然保护区、陆源污染物排放和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等八个领域。这一行动将持续到11月底。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显著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让人们吃到绿色、安全、放心的海鲜,享受干净的海洋、蓝天和干净的沙滩…未来值得期待。

让更多企业扬帆出海

过去一个月,超过7700家股权投资机构和超过20000名专业投资者通过视频直播接受了海洋设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培训。由自然资源部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的“中小海洋企业投融资网上路演及培训系列”近日圆满落幕。

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支持涉海企业做强做大,此项活动连续五年举办,直接服务150多家涉海创新企业。加强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促进资本要素市场配置,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对于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供应方面结构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涉海市场参与者的活力进一步释放。自然资源部最新发布的《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重点监测行业新增注册海洋相关企业2.3万家,是2015年的两倍。截至2019年底,涉海企业实际数比上年增长10.7%,连续4年增长1万多家。其中,海洋旅游实体企业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过去五年,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产业和海洋科技服务业等高技术产业实体企业数量年均分别增长39.9%和20.4%。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产品是竞争的基础。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中国大型海洋工业企业的效益状况将保持稳定,重点监控的大型海洋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1%,比同期国内高出4.3个百分点。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662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