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光盘”难道只能强制?换换习惯,反浪费其实是一种生活美学

“光盘”难道只能强制?换换习惯,反浪费其实是一种生活美学

原标题:“光盘”只能执行?改变习惯,反浪费实际上是一种生活美学 这个周末,一个朋友非常高兴地帮助孩子们做学校安排的手写报光盘操作。另一位朋友接到学校的请求,要他…

原标题:“光盘”只能执行?改变习惯,反浪费实际上是一种生活美学

这个周末,一个朋友非常高兴地帮助孩子们做学校安排的手写报光盘操作。另一位朋友接到学校的请求,要他围绕光盘主题写诗朗诵,这与通常的“勉强做”不同,他非常高兴。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孩子们最近开始意识到“光盘”,他们终于可以在吃饭时把所有的谷物都吃掉了。父母非常高兴。

这一代城市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的父母整整一代人都没有过严格意义上的艰苦生活。成千上万的人爱他们,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痛苦。因此,即使你从小就背诵“谁知道中国的食物,所有的谷物都是硬的”,勤奋和节俭对他们来说毕竟是抽象的,更不用说发展“一粥一餐,这是很难来的;半丝半缕,牢记物质力量困难的习惯。

你不能责怪孩子们。这些年来,物质生活的丰富给了每个人信心,并且无意识地培养了“浪费什么都无所谓”的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当邀请客人吃饭时,许多人认为“有食物和剩菜”是真诚的;在郊区或农村地区,金字塔形的宴会和全鸡全鸭的水桌也是婚礼、葬礼和满月庆典的标准。这时,吃饭已经被排场、面子和其他与吃饭本身无关的因素所包裹。

可以说,在当前的环境下,无论是成年人践行节约的理念,还是让孩子树立节约的意识,他们都需要面对许多成见。然而,在内心深处,节俭仍然是一种美德,这使人们向往它。否则,我们不会费心向我们的孩子强调,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的光盘时,我们也不会开心。

对简来说,大声音和好声音是中国人的精神哲学,饮食也是如此。珍惜食物和反对浪费是一种优良传统和精神美学。经历过物质匮乏时期的人可能会有一段时间感到富裕,但追求更高层次必然会建立一种更为适度的食物占有,从占有食物所带来的快乐到愿意为身体的嘴巴制造“空白空间”。要做到这一点,关键不仅在于饮食环节-

一个在国外生活了很长时间的孩子回家后对亲戚朋友的好意感到无助。他习惯了每个人都有一个盘子,自带食物,足够精简,制作光盘也很容易。但是亲戚朋友的好心总是让他的餐盘里塞满了太多的食物,而光盘成了一种奢望。我们是如此热情的亲戚和朋友吗?

有一位母亲,每次带着孩子去超市,她都会选择快要过期的牛奶回家买,因为这样,她可以给别人留下一个更新鲜的约会,避免浪费。如果我们花同样多的钱,我们能产生这样有益的想法吗?

还有一群喜欢丑陋的家庭主妇。当他们去购物时,他们会选择不同大小甚至轻微变形的水果和蔬菜,以免因为它们的外观而浪费这些食物,影响人们对它们的接受。事实上,在超市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因为外观不佳而被丢弃,然后被扔进垃圾桶。为了节约,我们能忽略食物的价值吗?

这些个人经历可能是微妙的,但它们刻有“光盘”行动的更深密码。

从公开报道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每年损失浪费粮食约3500万吨,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近6%;中国餐饮业人均餐厨垃圾为每人每餐93克,垃圾率为11.7%;38%的大型聚会被浪费了,1/3的学生午餐被扔掉了……这些食物是如何被浪费的?老一辈人要求吃干净的食物当然可以被视为一种不浪费的直觉行为,但在更深层次上,有必要拥有一种以“健康”为美的生活美学,而不是以“丰富”为美的生活美学,“新奇”为美的生活美学,“魅力”为美的生活美学。

在最近一轮全国范围的提倡节俭和避免浪费的运动中,出现了“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光或打包”的倡议,一些餐馆还开展了“半碗饭半碟”的活动,这是非常显著的进步。但是,这种“半概念”不能仅仅由商家来执行,而是要想方设法使之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概念,这就需要把它推进到食物的选择、生产和分配的环节中去,从而从源头上建立起对食物的尊重和约束。

回到教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选择是孩子最生动的课堂。如何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我们不仅要把“光盘”作为一种要求,还要和他们一起建立食物的生命美学,倡导并实践它,让孩子从“光盘”中养成习惯,建立规则,实现美。

栏目编辑:朱敏

文字编辑:朱

资料来源:中国视觉

照片编辑:苏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317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