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历史上的今天丨南航自主培养的首位院士诞生!

历史上的今天丨南航自主培养的首位院士诞生!

原标题:历史上的今天,中国南航自主培养的第一位院士诞生了! 来源:南京航空空航天大学 历史上的今天。 1999年11月17日 1999年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

原标题:历史上的今天,中国南航自主培养的第一位院士诞生了!

来源:南京航空空航天大学

历史上的今天。

1999年11月17日

1999年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公布了1999年中国科学院选出的55名新院士。我校陶宝琦院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日,我校逸夫科学馆举行了祝贺陶宝琦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活动,陶宝琦教授成为南航第一位自主培养的院士。

陶宝琦,男,1935年出生于江苏常州,结构测试专家,航空空教育家,国航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今年8月的最后一天,在众多院士、校领导以及陶宝圻院士众多学生代表的关注下,陶宝圻院士的搬迁雕像揭幕,站在东湖岸边,看着学生们来来往往,深深地感动着。今天,小南带你走进《历史上的今天》的主角——陶宝琦院士

陶宝琦院士夫人严、中科院院士、、宣义民、郭、院党委书记郑永安、院长单忠德、学生代表教授共同为陶宝琦院士塑像揭幕

学术探索者通过科学和教育为国家服务,巩固研究基础

“在现代科学中选择正确的突破口,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持之以恒,做一个德才兼备的科学家”是陶宝琦院士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他一生实践的理念。

1952年,陶宝琦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空学院。1953年转到北京航空空学院学习飞机技术。1957年毕业后,分配到南京航空空学院任教。当时朝气蓬勃的陶宝琦,立志报国。两年之内,他推导出了“冷冲压中的弯曲回弹公式”,在学术上有了成绩。

1960年初,他被指派参与一架国产直升机的设计。但很快,因为“复杂的家庭关系”,直升机开发团队被调出,分配到力学教研室。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陶宝琪又找回了自信,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70年代主持过很多大型工程试验项目。

1974年,陶宝琦主持了直6全机的应力和振动试验项目,这是国内首次对全机进行系留状态下的结构综合评估。他亲自制定计划,每天在考点参与指导工作。陶宝琪还主持了直6发动机试验台和减速器组合试验台的各项试验。还主持了常空1号无人机、大型化学冷却设备、超高压爆破压力容器等10多个大型项目的压力试验项目。

陶宝琦院士一直在不断攀登学术高峰,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形成了很多关键技术。1984年,他发明了可重复使用的弓形应变片,并利用孔附近的变形集中和应力集中现象逐一校准。灵敏度比普通应变片高几倍,检测灵敏度提高。因此,陶宝琦获得了1984年国家发明四等奖。1985年,他成功研制了一种用光束扫描法测量微位移和微载荷的装置,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的空白。1986年,陶宝琦发明的腰形微压传感器在第1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获得金奖。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原航空部科学技术局空的支持下,自1986年起,陶宝琦组织上海有色金属研究所、629原航空部空和702原航天部开展疲劳寿命计的研究。经过八年的努力,这个难题终于被攻克,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1989年至1991年,陶宝琦应邀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参加美国电站超导储能装置的研究工作。他成功解决了10万安培电流超导储能装置失超安全控制及试验设备的设计、强度计算和制造,为试验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先驱瞄准前沿,创造研究领域

20世纪下半叶,在一系列高科技的基础上,在人类更高的追求下,出现了智能材料和结构。1989年,陶宝琦在美国做高级访问学者时,了解到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智能材料与结构,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前景非常广阔的研究领域。

1991年4月回国后,立即在南航成立了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聚集了力学、材料、光学机械、计算机、测控技术等学科的30多名青年教师作为博士后和研究生,率先在国内开展研究工作。

“智能材料与结构”在航空空、航空航天、机械建筑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在当时的中国却很少听到。因此,陶宝琦在相关部门之间奔波,介绍智能材料和结构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寻求支持。被称为“绝望的三郎太”的陶宝珍,凌晨4点起床写材料;元旦,他会出现在实验室;为了在复合板上做应力分布实验,他像50多岁的年轻人一样,一次又一次地举起每个重13.5公斤的重物。为了解决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他将横向研究项目中的人力成本和剩余经费用于研究的启动。1992年获得第一笔科研基金,学校也资助了几万元。陶宝琪把资金加到了最急需的仪器设备上。此后,研究工作走上了快车道,一批研究成果相继出现。

经过努力,集中了多学科研究人员的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于1991年底成立。1997年,中国航空空工业总公司决定投资1200万元,在南航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的基础上,建设部级航空空科技重点实验室。该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建成,逐渐成为我国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的重要基地。

如今,在陶宝琦、陶宝琦的学生和同学们的努力下,智能材料与结构的研究领域从最初的简单构想到研究成果,已经被应用到我国许多重要的航天项目中。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萌芽到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分支;从一个条件差的研究所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个部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智能材料和结构的研究不断更新和拓展。

教育的深庄稼人谈吐教诲,留下桃李芬芳

40多年的教学时间,陶宝琦一直和学生在一起,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1989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第一名。为了给学生最好的教育资源,他在1983年开始构思材料力学的改革。

教研室老师在陶宝琦的带领下,以实验教学为改革突破口,研制出六套各具特色的教学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装置的微型化,为学生自主做实验提供了物质保障。陶宝琦开发的一系列特色教学实验装置已在全国近400所高校使用。他们只需要花费几万元就可以进行材料力学的基础实验,对于当时教育经费短缺的现状来说,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陶宝琪还完成了几十万字的实验大纲、《力学测试技术》讲义、系列实验说明和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他的《智能材料结构》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智能材料结构理论与应用的专著,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拓展知识,因材施教,他和同事们利用教研室的科研成果,为一些学生开设了许多实验。这些高水平的实验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启迪了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深化了知识。

出人才多于出成果是陶宝琦一贯的思想。他是南航第一批博士生导师。90后经常集中十几名青年教师在他的指挥下,每年招收很多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他培养出来的人可以概括为几个字:严、推、扶。严格就是要求严格。每次毕业工作,他都要认真复习,经常检查。推就是把年轻人推到国内外学术前沿。帮助是指努力帮助年轻人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在图片的最后一排,右边的是熊科教授,第一排左边的第三个是袁申芳教授

我校第一位女“解青”、“长江学者”袁申芳教授,90年代初跟随陶宝珍攻读硕士学位,92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她回忆说,导师第一次来实验室让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绑个终端”。因为铁丝粗,一扎就松了。袁申方三四天没有搭讪成功。在这个过程中,陶宝珍只是远远地看着这个女人。正是看似简单的“绑定岗位”,让袁申芳对动手实践产生了兴趣,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独立性,让她在未来的科研生涯中,总能接受每一次“挑战”。

袁申芳教授回忆起他的老师

杭航空学院教授、机械结构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熊科教授从本科阶段就开始听陶宝琦讲课,并在陶宝琦指导下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他提到陶宝圻院士在教学、科研、对待学生等方面的行为,为他们树立了榜样,让他们永远记住要继承陶宝圻的报国精神,在事业中践行科学思想,这样才能“静下心来,好好照顾每一节课,好好照顾每一个学生,做好每一个项目,写好每一篇文章”。

熊科教授回忆起他的老师

陶宝琦对教育和学生的热情,也带来了满满的桃李满园。在40多年的教学中,陶宝琦教授了数千名学生,培养了36名博士生、7名博士后和29名硕士生。他们中的许多人被提升为研究人员和教授,许多学生成为了拔尖人才。他还获得了“全国优秀教育家”和“五一”劳动奖章。

2001年3月31日,陶宝琦院士逝世。陶院士前老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高专门为纪念陶院士写了一首诗:

智能材料谱新篇章,坚强意志,坚强意志。

不利的野心,短暂的生命,漫长的生命。

回顾过去,陶宝琦始终抱着科教兴国的信念,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保持着助人为乐、做好事的美德,始终保持着开拓的勇气,始终保持着勤于实践的作风。

任何时候,他从不停留在成果面前,总是寻找差距和新的研究方向;他从不被困难和挫折吓倒,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寻找突破口;他从不被个人利益迷惑,总是带领大家,一起工作。他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毕生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即使在病重住院的时候,他也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和毅力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但还是长期错过了学校的发展,多次向所在学校和部门提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重点研究发展的建议。甚至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为学校的发展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愁。他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变成探索科学真理、揭示科学奥秘的强大动力,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回顾陶宝琦院士的一生

几十年来,我已经筋疲力尽

真的做到了

生命不息,创新不止,奉献不止

尽管斯里兰卡人民死去,但这种精神将永远存在

风先生,高山流水

陶宝琦教授当选院士以来,我校已有7位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达教授于2001年当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

胡海燕教授于2007年当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宣一民教授于2015年当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淳生教授于2005年当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迪教授于2011年当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教授于2017年当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859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