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最新数据引热议!如何理解这一重大战略的深刻内涵?

最新数据引热议!如何理解这一重大战略的深刻内涵?

2020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全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全年,中国实际利用…

2020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全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全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近1万亿元,同比增长6.2%,在世界上的比重继续上升…最近,中国的一系列最新经济数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热烈讨论和好评。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环境,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流通为主体、国内外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这是基于当前和未来国内外环境变化的重大战略选择。然而,这绝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对敞水的水位和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模式的内涵?人民论坛带给你最新的解读。我们来看看。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和人民论坛网(rmltwz)

作者|李俊,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重大战略选择

以国内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纵观大国崛起的历史和经验,单纯依靠外部循环是难以支撑大国可持续发展的。从英、日、德、美等成熟大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基本上建立了以国内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即“内部流通”支撑“外部流通”,“外部流通”带动“内部流通”,这是成熟大经济体的共同特征。目前,美、日、德三国最终消费品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70%。但中国严重依赖外部流通,内需明显不足。2018年,中国最终消费品支出占中国GDP的55%,明显低于成熟的大型经济体。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正在崛起的世界强国,我们应该借鉴其他成熟大经济体的经验,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博弈更加激烈,国际对外流通受到限制和阻碍。外部环境迫使中国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近年来,国际权力格局的变化加快,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更加突出。个别霸权国家千方百计遏制中国发展。他们在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和经贸摩擦的基础上,一再压制和追捕中国重点企业,对中国进行全面技术封锁、人才流动限制和大规模提高关税。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外部流通约束明显受阻。与此同时,全球化遭遇逆流,WTO等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挑战,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全球经贸不确定性上升。在这种背景下,高度依赖外部市场和外部流通的中国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有必要寻求新时代双流通、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模式。

新冠肺炎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外需萎缩叠加在国际经贸摩擦上,要求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自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出现了全球性的肺炎疫情,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据相关机构预测,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控制,其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将持续数年。未来全球贸易复苏的轨迹可能是L型的。因此,中国的对外流通面临着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全球化逆流的叠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应更加注重对外流通的质量,通过高水平的对外流通带动高质量的国内流通。目前,中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就要求对外开放适应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即推进中国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促进国内消费和产业升级,通过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激活内部流通的发展潜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期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要“推进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开放向规则和其他制度开放的转变,吸收和借鉴国际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经验和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标准的融合,以高水平的开放推进深度市场化改革”。可见,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国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即以高水平的对外流通带动高质量的国内流通,就是要打开阻碍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制度壁垒,建立双流通相互促进的新机制。

内涵和要求

首先,以国内大流通为主体,从来不封闭经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开得更大。促进国内流通的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全球超大型市场,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工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应该稳定和激活内需,扩大开放,吸引更多外资企业,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国内流通的真正含义是“开放”,即国内流通中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在开放的环境中运行,吸引跨国企业将产业链、工厂和店面留在中国,分享中国消费市场的蛋糕,从而提高国内市场的供应质量,释放国内经济和消费潜力。因此,新的发展模式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和国际双重循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继续上升,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这将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其次,要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必须提高国际流通的质量和水平。要促进国内国际双流通的相互促进,首先要巩固我国参与国际流通的优势,提高新形势下国际对外流通的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自我封闭,主动脱离,还要进一步推动高层次开放,特别是推动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开放向制度开放的升级。体制开放的新阶段,要求中国进一步推进国内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内法律法规和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符合国际高标准自由化便利化经贸规则,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推进改革发展创新。今后,在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中,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现代经贸治理能力,按照国际先进规则开放规则、制度、管理和标准,推动形成对外开放与国内改革、引进来与走出去、内外需求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最后,要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必须打破内外循环衔接的制度障碍。形成双循环互促的难点在于改革制约内外循环互促的制度壁垒,关键在于促进国内外规则体系的趋同,构建现代市场经济治理体系,在制度开放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具体而言,要结合国际惯例,建立国内外相互衔接的经济运行规则、法规、管理和标准,以及贸易和投资合作政策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市场化、法治化和商业环境的便利化。这是建立国际国内流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制度开放的重要举措。

因此,要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必须打破内外循环衔接的制度障碍,建立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机制。

首先,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加快要素市场体系和机制改革,推进资本、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跨境流通的自由化和便利化,重点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要素,优化国内要素供给结构,促进国内产业升级,为国内流通建设强大的要素和产业支撑。

其次,要继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优化经营环境,在双流通背景下更加注重开放、全面、协调,使企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资源,更容易将参与国际流通的优势转化为参与国内流通的优势。

思路和措施

一是推进对外开放战略升级,探索建立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体制。首先,在深化市场开放和要素开放的基础上,努力推进规则、法规、管理和标准的制度开放。进一步推进市场开放,建立国际国内市场互联互通的制度安排,积极扩大商品和服务进口,丰富国内市场供给,繁荣国内市场消费,探索产品出口内销的有效机制。要进一步推动要素市场开放,就要推动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在国内外自由便捷的流通,使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要素,这是内外流通相互促进的要素市场基础。以提高市场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国内体制机制改革,大幅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实施基于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准入措施,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测的商业环境,为国内国际流通相互促进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其次,以自由贸易试验区(香港)为平台,构筑新时期改革开放新高地,率先在有条件的地区形成新的发展格局。自由贸易试验区(香港)是衔接两个周期的重要平台,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香港)也是促进两个周期相互促进的重要途径。要继续推进优质自由贸易试验区(香港)建设,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香港)更大的改革开放自主权,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形成与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法规、管理和标准相衔接的市场规则和体系,探索建设制度开放的先行示范区。

最后,建设高质量的“一带一路”,将有助于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中形成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智慧,也是中国为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做出贡献的计划。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安排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形成新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逐步摆脱过度依赖西方国家的对外流通模式,逐步建立以中国为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心地位的国际分工体系, 使中国转向更加平衡、更加人民币化、更加利益化的全球化新模式,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携手共建双循环国际经济圈。

第二,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与双循环相适应的对外贸易新格局。首先,要坚持在稳定外需的同时扩大内需,注重在稳定出口的同时扩大进口,形成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内外需求积极互动、商品和服务贸易齐头并进、进出口平衡发展的新发展格局。同时,要促进贸易的高质量发展,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和品牌影响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抓住数字贸易发展的机遇,以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引领国内产业升级。其次,要建立产品出口内销机制,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内需市场和消费升级,帮助内外流通协调发展。一方面,由于新冠肺炎肺炎的影响,外部需求萎缩,大量出口产品销往国内市场,可以有效改善国内市场供应,促进国内消费升级,繁荣内需市场。外贸企业要实现“出口内销”,必须建立新的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为此,有关部门应探索建立“出口内销”的制度安排,帮助促进和协调国内外双流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扩大进口,例如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构建国际优质消费促进平台,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理念,进口更多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消费需求。

第三,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利用外资促进产业升级,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流通。外资企业是两个周期的纽带,是推动两个周期相互促进的重要力量。外资企业掌握先进的技术、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可以优化国内市场的产品供应,提高供应体系的质量。因此,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内需的市场优势,高质量吸收外资,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加大在中国的R&D力度,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领域和生态建设领域,迫使内资企业加大创新、节能和环保力度,促进国内企业在竞争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国内产业升级。要充分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更好地利用外资推动创新和绿色发展,推动中国企业嵌入国际循环,促进形成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次,外资促进区域协调平衡发展,为国内流通开辟了新的空空间。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是建立以国内流通为主体的新型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加快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相对落后地区的开放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也是中国激活国内市场、畅通国内流通的战略举措。因此,要充分发挥外资在促进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作用,优化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外资的商业环境,缩小地区差距,促进我国大循环地区的均衡发展。

第四,主动参与国际经贸治理,努力营造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良好国际环境。第一,推进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为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提供多边制度保障。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需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改善外部流通环境。因此,中国应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捍卫世贸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则,维护中国在世贸组织的合法利益,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和平台,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治理体系,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努力营造两个周期相互促进的良好国际环境。二是大力推进区域和双边经贸合作,不断创造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国际合作新机遇。依托中日韩合作机制、东盟“10+1”、“10+3”、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亚峰会等。我们将借助“17+1”合作机制,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合作功能,推动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推动经济互联互通和区域经济合作深入发展。以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推进中国双边和区域自贸区谈判,加快自贸区规则的深化和升级,不断优化自贸区网络布局。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和中英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维护中国的根本利益。挖掘与其他国家合作的潜力,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努力创造双重循环、相互促进的国际合作新机遇。

略切上方

选自1月中旬|人民论坛

原标题|全面准确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模式的深刻内涵

新媒体编辑|常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2364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