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上海人大履职一年:率先为防疫紧急立法,力保经济社会向好

上海人大履职一年:率先为防疫紧急立法,力保经济社会向好

原标题: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履行职责一年;领导防疫应急立法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发展 不平凡的2020年,也是上海人大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上海出台了全国第一部…

原标题: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履行职责一年;领导防疫应急立法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发展

不平凡的2020年,也是上海人大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上海出台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疫情防控立法,明确规定了疫情期间政府、单位和个人的具体防控责任。

此后,在促进恢复工作和生产以及经济复苏的浪潮中,上海市人大通过执法检查、监督和立法,确保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平稳有序运行,发挥了法律保障与优化经营环境相结合的作用。

这是非常繁忙的一年,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了30项地方性法规草案和27项法律问题决定草案。听取18项专项工作报告,检查5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作出5项决定和决议,选举和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33人。

疫情防控应急立法

早在2020年1月29日上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不久,上海市人大常委会412会议室正在召开紧急会议。

“目前,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政府部门和基层社区渴望法治的支持,希望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我们必须为及时防控疫情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对立法提出了明确要求。

同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会同市政府办公厅、市司法局迅速成立联合起草小组,紧急高效的立法工作开始运作:一次又一次进行立法调查,收集各方意见,起草修改草案,好几个草案都很容易。

2月7日上午,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常务委员会专门会议。50多名成员戴上口罩,审议并一致通过《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

这是我国第一部防治疫情的地方性法规。在非常时期,上海争分夺秒,通过立法为全市抗击疫情防控战争提供了紧急、及时、有效的制度保障。

《决定》通过后,上海市人大和区人大共同前往交通枢纽、路口、街道社区、建筑工地等。开展检查,以便有效执行各种防止进口、扩散和扩散的法律措施。

公共卫生安全的法律保障不止于此。随着全国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上海市人大及时补充和审议批准了《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条例》。

该法强调“平战结合”,构建疫情预警监测体系,对勤洗手、进入公共场所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使用筷子和勺子、实行分餐制等作出法律规定。

市人大全体代表积极参与防控一线,参与科研,捐款捐物,提出了82条具有代表性的疫情防控建议,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代表的责任。

充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过去一年,疫情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复苏成为一项关键任务。上海人大通过监督和立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上半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适时部署了“稳定就业”、“稳定投资”、“稳定外资”三项专项调查和促进就业专项监督。常委会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基层,组织专门调查组走访了350多家企业,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研究完善法律法规。

4月10日,上海通过了《上海市优化商业环境条例》,该条例将于即日起生效。该条例旨在创造最高标准和最佳水平的世界级商业环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市场预期,激发企业在法治轨道上的活力。

令很多人期待的是,条例刚刚颁布近一个月。5月7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调整了2020年监管计划,新增专项监管“优化经营环境”。江由亲自担任分管专项监督研究的组长。

各委员会挨个上门监督检查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围绕法律法规,督促32个市级部门制定116项配套政策,在“上海人大网”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和企业查询。

6月18日,上海通过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在经济复苏的特殊时期,中小企业面临巨大压力。条例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确定为全市长远发展战略,并规定政府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担保放大倍数原则上不低于5倍。这样就大大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

9月,上海通过了第一部关于外商在华投资的地方性法规,完善了对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和发展地区总部和R&D中心的支持和保障政策,使外资企业放心。

企业常见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如挑信炒信、竞价排名不当、误导用户卸载其他合法网络产品等,今年在上海被法律禁止。通过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条例》,上海加强了对这类违法行为的纪律措施,并努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这四个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法规,半年之内就通过了。许多NPC代表对此感到惊讶和欣慰。上海打出了优化营商环境和保障法治的组合拳。

护送重大战略任务

近年来,上海的地方立法和监督工作始终与国家和市委的重大战略任务同频共鸣。

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以来,上海先后推出了一揽子保障措施。2020年9月,在全国人大的支持下,上海市人大会同江浙人大制定了《关于推进和保障长三角生态绿色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共同赋予示范区执委会相关跨省管辖权。

这项立法彻底打消了外界对示范区建设行政壁垒的疑虑,使示范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有法可依,有信心。

2020年3月,上海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地方性会展行业法规,并创建了“世博入园服务保障”专章。

把“永无止境的进口博览会”办得越来越好,是中央政府布置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也是市委对上海的要求。该条例的颁布有效保证了战略任务的实施。

上海城市综合实力和能源水平今年继续稳步提升。围绕科技创新的源头功能,人大积极发挥作用,制定了《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并对R&D功能平台建设和转型进行了监督和调研。

2019年9月,上海市人大制定了《关于推进和保障浦东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上海将根据实际需要为浦东“量身定制”相关保障措施。一年多来,为了保证这一法律决定的实施,上海市人大于2020年开始执法检查。在此过程中,明确敦促市政相关部门更大程度地赋予浦东市政经济管理权,使浦东能够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引擎的作用。

扩大立法联系

“彩虹桥”

上海许多基层立法联络点的联络官和普通民众越来越感到,立法者也可以考虑“街头谈话”,基层民主变得更加明智和容易获得。

夏云龙,长虹社区80岁居民,现为虹桥街立法联络点信息员。在古北市民中心的“法律墙”上,他展示了一份关于制定《国歌法》的提案。

“你说我能不开心吗?所以人大的立法不是讲,不是长得像。这确实是人民的呼声,法律应该做出回应。”夏云龙对自己的立法提案被采纳感到无比自豪。

2020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络点将从10个扩大到25个,覆盖全市16个区。立法联络点让“高高在上”的立法工作走进普通百姓的家中。通过联络点和信息员,把普通人的原始意见直接传达给立法机关。

数据就是证明。一年来,上海各联络点共提出2770项建议,其中247项被国家和上海地方立法采纳,充分发挥了“舆论直通车”的作用,使“全过程民主”继续贯穿于NPC工作的方方面面。

代表工作也在不断加强。每年,在上海两会上,800多名市人大代表都会提出许多深思熟虑的民生建议和提案。如何将这些宝贵的建议和动议付诸实施,是上海市人大和全体市民十分关心的问题。

通过加强与组织者的沟通和监督,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完成了2020年代表提出的42项提案,1179项提案中的1172项也已完成,努力确保代表的提案和建议全部落地,一切得到答复。

一年来,为了拓宽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上海各级人大深化了收集社会状况和公众意见的“家园”平台,全市建立了6248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系站”和“代表联系点”。

“我们把倾听民意的触角延伸到了离公众和市场最近的地方,反映现实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上海市人大代表对此表示满意,并充满信心。

负责编辑:吴晓东SN241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2376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