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长城外边也是故乡

长城外边也是故乡

原标题:长城外也是我的家乡。 长城外也是我的家乡。 追寻红山文化足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 道教“中国祖先”(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出土)。这些照片是被采访者提…

原标题:长城外也是我的家乡。

长城外也是我的家乡。

追寻红山文化足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

道教“中国祖先”(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出土)。这些照片是被采访者提供的。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遗址。照片由受访者提供,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河西遗址)。这些照片是被采访者提供的。自去年夏天,随着良渚文化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中华文明起源的话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同时也是世界遗产和中国史前文明的红山文化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红山文化诞生的辽西地区也成为了追寻中华文明起源的地方。

长城的北面是我们古老的家乡。

1929年春天,一群穿着粗布衣服和裤子的当地农民,在一位戴着太阳帽、脖子上围着围巾的中国学者的指挥下,在河南省安阳市洹河岸边的一片田野上进行殷墟的考古发掘。

主持发掘工作的中国学者是第一位发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因为他于1926年参与了陕西省夏县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工作。他被称为中国的“考古学之父”。

由主持的安阳殷墟考古发掘,是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一个转折点。它确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文明的地位——这是整个东亚地区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文明。

通过对安阳殷墟等考古发掘的研究,李记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绝不仅限于商代。起源应该在中国北部,蒙古和西伯利亚。他呼吁:“用我们的眼睛和腿,去长城的北面寻找中国古代历史的信息。这是我们古老的家乡。”

对文明起源的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国外学术界认为始于商代晚期,以殷墟为标志。经过包括李记先生在内的中国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中国的田野考古发现和研究证实,中华文明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商代,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与民族考古研究室主任丛德新研究员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应该从探索前商业文化开始。那么,前商业文化的起源在哪里?丛德新认为,从安阳到北方,到辽西地区去寻找商代文化的范围,去感受遗存的厚度,积累的厚度,那里会为我们提供非常重要的证据。

位于长城以北的辽西地区太古老了。从这里往上看,你可以看到一些小城镇。在这片土地上,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中华民族保存了近一万年来祖先活动的记录。

兴隆洼遗址位于老哈河下游,是辽西地区距今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其“兴隆洼文化”的称号而闻名海内外。走进这个古老的村庄,你会被井然有序的村庄结构所震惊!

村庄周围的边沟足以抵御敌人的攻击和野生动物的入侵。有序的住宅区就像当代人的城镇规划。村子中心的大房子可以容纳100人聚集和讨论。没有一定程度的集约耕作、采集、捕鱼和狩猎,就很难维持这样一个大规模村庄的生存和繁衍。

厚厚的沙层、灰褐色的陶器、磨光的石器、精巧镶嵌的骨器和人脸图像证明这里的祖先已经踏入了新石器时代的大门。还有那对令人惊叹的玉耳环,我不知道鬓角上挂着哪个古代美人。这个村庄是从氏族社会到氏族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社会上的第一次大分工已经基本完成。

从兴隆洼文化到赵宝沟文化,辽西先民的陶瓷绘画已经到了令抽象画大师们惊叹的地步。飞鹿、打太极的鸟、多维的构图和流畅娴熟的笔法,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件7000年前的艺术杰作。

进入红山文化时代,辽西先民终于将新石器时代推向辉煌的顶点。猪、鹿、蛇的原始龙图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人文精神。寺庙、祭坛和土墩的建筑模式建立了帝国社会最早的原始人类秩序。

红山人崇拜复制,女神和红色和黑色的颜色。他擅长农业,留下了无数美丽的彩陶。这是夏开山第一次铸铜。勾云玉器、马蹄形玉管、三连孔玉璧和胎儿形玉龙…不断的考古发现向人们传递了一个跳动的文明信息——大约5000年前,在辽西,一个神秘而高度繁荣的古老国家诞生了。

大甸子遗址是近4000年前辽西夏家店的下层文化城市遗址,面积7万平方米。这座城市里有住宅和宫殿遗址。墙外有围栏壕沟。埋葬区位于围栏壕沟的北侧。

从1974年到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这里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清理了804座坟墓,出土了1200多件精美的陶器、玉器、漆器、骨器、青铜器和金器,包括中国最早的金属壳币。中国建筑史上最早的垂直交错墙建筑方法也是在这里发现的…

这一切都表明夏家店文明已经从红山文化的古代时代走向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国方时代,这为中华民族的“原始形态”起到了规定性的基础作用。

中国古代文化的“直根”

20世纪初,日本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鸟居龙藏注意到了位于辽宁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部的栗山。

从1922年到1924年,法国自然科学博士桑志华多次访问赤峰,发现了20多个新石器时代遗址。

1930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勇前往赤峰,收集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

1955年,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尹达在他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中首次将赤峰及其周边地区发现的遗址称为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的发现在过去的一百年里震惊了世界,尤其是在辽西发现了东山嘴和牛河梁。被红山文化覆盖的辽西地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故里。

1986年7月25日,《光明日报》率先发布消息,中国文明起源有了新线索,辽西发现了5000年前的祭坛、神龛和瓦砾堆遗址。考古学者认为,这一重大发现不仅将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展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而且将中国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先后主持了东山嘴、牛河梁等红山文化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他说:“30多年过去了,以牛河梁祭坛、寺庙、墓葬等大规模遗址为中心的红山文化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实证,并已达成共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终于可以说红山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直根”

“直庚”是新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著名考古学家苏在20世纪80年代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出现时明确提出的概念。所谓“直根系统”,是指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源头地位。它不仅具有原始文明诞生的基本要素,而且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苏认为,中华文明应该有一个一百多年的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应该开始,两千年的中华实体应该一样。人类文明是一条长河,汇集了不同时空的多种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湘说:“红山文明形成于5300-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晚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元素。在红山文化时期,出现了从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天地崇拜、祖先崇拜和龙图腾。”

随着对红山文化实地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的不断积累和深入研究,现已确认,红山文化所在的辽西地区在红山文化晚期已进入初级文明社会,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的牛河梁墓葬和祭祀遗址,以及不同规模的聚落遗存,如兴隆沟、那斯达、哈密满哈等。这意味着红山文明已经正式形成,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原古代文明和谐发展。

红山文化延续了1500多年,是辽西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其主要标志有:一是以建筑、玉雕、陶瓷雕塑为代表的高水平科技能力的出现;第二是等级制度的建立,玉礼制度的形成,特权阶级的出现,以及一人君主制的建立。第三,民间信仰和仪式制度比较成熟,以祖先崇拜、天地崇拜和龙图腾崇拜最为典型。

内蒙古赤峰大学红山文化研究所所长孙永刚教授认为,红山文明所揭示的社会管理制度是神权与王权的统一,以粟作为主的成熟旱作农业制度和发达的渔猎经济传统也推动了红山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内蒙古敖汉旗是红山文明的核心分布区,是我国古代北方旱作农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一般来说,文明的起源有三个标志:文字、金属和城市,但这是西方的标准。著名的历史学家张广智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特征——西方是通过技术和贸易改造自然的“破碎文明”,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是通过人与神的交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持续文明”。

刘国湘说,这一西方标准在世界上没有普遍意义。例如,玛雅文明没有城市,埃及文明在第18王朝之前,南美洲的印加文明没有文字。因此,文明的进程和特征因地区而异,判断的标准不应人为地和严格地统一起来。不间断的精神成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支柱之一。

刘国湘认为红山文化具有巨大的物质成就,但更应该重视其精神成就,这是我们判断红山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核心标准。红山文化时期的天地崇拜、祖先崇拜和龙图腾崇拜发展成熟,并有相应的物质文化遗存,这是进入文明社会门槛的重要标志。

“甚至你会发现,红山文化的精神理念离我们很近,5000年的文明也不远了。我们当代人与他们的祖先是相通的,并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有着5年历史的中国文明是如何一步一步向前发展的。可以断定,在5300年至5000年前,红山文化已经进入文明社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之一。”刘国湘说。

中国历史与半玉文化

\”猿猴互相鞠躬,几块石头被碾碎。\”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石头是最常被提及的。在许多石头中,人们选择了玉,曾经有一段时间,玉比今天人们对黄金、汽车和豪宅的追求更加神秘和疯狂。

著名文物艺术品鉴赏家、玉文化学者岳峰说:“学术界有这样一个概念,就是‘一部中国历史,半个玉文化’。中国的玉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进程中不间断的文化载体

考古证据表明,中国的玉文化始于8000多年前的辽西兴隆洼文化时期,而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加工则达到了今天的惊人水平。在没有金属制品的时代,祖先们已经将钻孔、雕刻、打磨和切割技术运用到了完美的水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认识早已被广泛应用于玉器加工中。

刘国湘说:“在红山文化晚期,玉器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玉雕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玉器的雕刻和使用形成了中国已知最早的玉礼形式,是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

玉龙的出现是红山文化祖先崇拜龙图腾的玉礼形式的重要证据。红山文化中的玉龙分为C形龙、玉猪龙和鸟形龙三种。玉猪龙直接影响商周时期卷曲的玉龙的形状,这是中国龙的起源。

红山文化时期发现的最重要的玉猪龙是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村的玉猪龙。村民张凤祥在1971年修建梯田时发现的玉猪龙起初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直到1984年,它才被确认为“中国第一条玉雕龙”,这是大约5000年前红山人精心制作并在中国首次发现的。

这条玉龙呈钩形,高26厘米,抛光,深绿色,色彩鲜艳,脖子上有一条长长的鬣狗,尾巴尖尖向上卷。如果它在空中,它看起来像一个“C”形,像甲骨文中的象形“龙”。

郭大顺介绍说,红山文化玉器中的龙的形状已经定型,玉雕龙与商代的玉龙在形状上有着相同的渊源。他说:“大多数红山玉器都是抽象和标准化的。与此相关的是红山文化特有的丧葬习俗,其中只有玉器。”

学者王国维解释说,“礼”的最初形式是“以玉服神”。红山文化的“玉葬”习俗、祭祀遗存的规范化和祭祀礼仪的制度化是礼仪起源于史前时代的最典型的证据。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鑫荃说,诞生于辽西的红山文化玉器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具有开拓性的作用。特别是,C形玉龙的形状一直流传至今。

刘国湘认为,中华民族爱玉、用玉的传统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在中华文明形成的早期发展阶段,玉器是连接天地、沟通祖先与神灵、彰显礼仪的核心物质载体。秦汉至明清时期,玉器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延续了文明的血脉,凝聚了民族共识。

影响世界的中国农耕文明

在辽宁省赤峰市敖汉旗史前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种大约8000年前碳化谷物——小米(去壳后的小米)和小米(去壳后的黄米)的米粒大小的黑色谷物。

敖汉旗是考古界公认的中国北方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它有几万年灿烂的史前文化,这些文化离不开古老的当地工业——旱作农业。

现有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敖汉地区是古代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发源地。2002年至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对敖汉旗兴隆沟遗址进行了三次科学考古发掘,并通过浮选获得人工培育的碳化谷种。

根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C14测定,这些碳化小米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比中欧发现的谷物早2700年。结合定居村落的出现以及成熟的挖掘和谷物加工工具的生产和使用,证实了大约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已经形成了旱作农业体系。

每年秋后,浅耕后的敖汉旗农田都可以看到零星的灰色圆圈。考古专家说这是古代祖先的住所。专家证实,通过对房屋遗址出土的祖先骨骼的C13和N15骨骼鉴定,谷物已经被放在史前祖先的餐桌上。

石铲、石锄、石锪、石锪、石斧、石刀、石纺轮、磨盘、磨棒、陶罐、骨针、蚌器…大量与旱作农业密切相关的生产工具,见证了敖汉旗旱作农业萌芽于小河西文化时期,发展于兴隆洼文化时期,辉煌于红山文化时期,具有数万年的农耕历史。

刘国湘认为,敖汉旗旱作农业的发展和成熟促进了文明社会的诞生。由于食物资源的稳定保障、人口的快速增长、手工业分工的加强、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等级制度的建立、以玉为载体的礼制的形成、天地崇拜、祖先崇拜、龙图腾崇拜等观念的广泛认同。,为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的后续发展以及红山文明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大量出土文物证明,敖汉旗也是欧亚大陆旱作农业的发源地。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副教授刘信义说,在农业全球化的过程中,有明显的考古证据表明东西方农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流。大约5000到4000年前,欧亚大陆进行了农业人口和农业技术的大交流,影响非常广泛。源自西亚和中国的大麦、小麦和小米分别互相传播。

到公元前1500年,起源于西南亚、中国、印度和非洲的作物系统终于连接在一起,史前农业的全球化基本完成。随着史前农业全球化的完成,几个不同地区(包括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和东南欧)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复杂化已经开始。

丛德新研究员认为,辽西地区以种植谷子为主的八千年农耕文化是第一个由东向西传播的东方文化因素。它是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重要文化交流,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类发展的物质贡献。

历经8000年的风雨和时代变迁,古老的小米和小米不仅没有在敖汉消失,而且代代相传。时至今日,敖汉旗仍保留着谷子后代的耕种和牲畜耕锄的传统耕作方法。

2016年9月15日,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发射。然而,除了天宫二号,还有一个特殊的“乘客”,那就是小米,它来自敖汉旗。

2012年9月5日,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选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由于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它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记者丁明、王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466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