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昭通市镇雄县致富之路端倪初现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昭通市镇雄县致富之路端倪初现

原题:决战,决战胜利,扶贫|”昭通市镇雄县的繁荣之路开始显现 ■昭通市镇雄县大地易地搬迁安置点 首席记者 郑琳东 摄 滇东北镇雄县位于乌蒙山深处,与黔西北毕节市…

原题:决战,决战胜利,扶贫|”昭通市镇雄县的繁荣之路开始显现

■昭通市镇雄县大地易地搬迁安置点 首席记者 郑琳东 摄

滇东北镇雄县位于乌蒙山深处,与黔西北毕节市接壤,历史上与滇西腾冲享有“金藤岳、银镇雄”的美誉。然而,大多数东莞人真正了解镇雄县是从东西方在扶贫方面的合作开始的。

今年,镇雄县作为东莞六县(区)中唯一帮助昭通的县,开展了专项行动,检查和填补就业、工业、教育、卫生、扶贫和搬迁等领域的差距。

中国扶贫见云南,云南扶贫见昭通,昭通扶贫见镇雄。通过在年中摆脱贫困并赢得一个陷阱,振雄的发展计划并没有停留在“摆脱贫困”这个词上。镇雄县和镇区持续扶贫的蓝图悄然绘制…

变被动为主动,为脱贫致富规划蓝图

6月22日上午,镇雄县委常委、副县长、东莞市值班干部张卫华驱车20分钟,再次来到搬迁安置点工业园施工现场。建筑工地上的机器轰鸣着,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数十台挖掘机、叉车和运土卡车正在加紧施工。

“记得合理安排工人施工,注意天气变化。虽然任务很紧,但安全生产是前提。“到达施工现场后,张卫华没有向施工方询问施工进度,而是多次提醒施工方注意安全生产。对此,张卫华向记者解释说,镇雄东莞专案组从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开始就参与了这些项目的后续工作,建设进度专案组的干部已经知道了,在年内完成工业园的交付不成问题。张卫华以工业园区项目现场为基点,详细阐述了镇雄县为摆脱贫困、解决土地搬迁安置点周边重点问题的布局规划。

“在工业园区南部附近建造的高层建筑是土地的搬迁和重新安置地点。有10,000多个来自不同城镇和村庄的贫困家庭被重新安置在这里。新建的县人民医院距离安置点两公里。北面是一所为安置点贫困家庭的孩子专门建造的九年制学校;镇雄县委县政府出资的职业技术学校将建在工业园区的西部。它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招生,办学规模将达到8000多人。”张卫华站在工业园区的基础上,环顾四周,一个接一个地解释周围的项目。

结合张卫华的解释和镇雄县近三年的扶贫建设项目,记者发现,镇雄县虽然是东莞六县(区)中唯一一个帮助昭通的县,但却是扶贫致富规划思路最清晰的县(区)之一。

镇雄县是云南人口最多的县,人口超过170万。截至2020年初,镇雄县仍有101个贫困村,12.23万人没有脱贫。贫困村和未脱贫人口分别占全国的3.8%和4.6%,占全省的23.54%和27.7%。摆脱贫困的任务非常艰巨。除了特殊的地理位置之外,“一方支持不了另一方”已经成为镇雄县扶贫的一个难点和阻碍点。

“人口多是振雄扶贫工作中最被动的一点,但也是振雄最大的优势。如何解放这些劳动者,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已经成为镇雄县扶贫工作的核心。为此,镇雄县和东莞镇雄特遣部队以搬迁为切入点开始了这一布局。”张卫华说,贫困家庭搬迁后,没有土地种植,大量劳动力被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在此前提下,镇雄县与东莞进一步加强了劳务合作,不仅增加了劳务输出,而且东莞企业在安置点开设了“扶贫作坊”。

打造现代工业“月亮”

“中青年劳动者去东莞工作和学习技术,需要留下来照顾孩子的妇女被就地安置在“扶贫车间”,这只是一个过渡期。”张卫华表示,搬迁安置点建成后,镇雄县和东莞市携手投资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校等项目。今年,这两个项目将陆续开始运营。例如,工业园区一开业,东莞的大企业就认购了四分之一的工厂,东莞一些在镇雄开设安置点“扶贫车间”的企业也放弃了落户意向。项目建成后,工业园区不仅能有效解决安置点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能为全县提供部分就业岗位。

张卫华介绍说,工业园区全面启动后,需要大量技术工人。这些技术工人来自哪里?一方面,已经在东莞工作的工人带回了他们的技能,另一方面,他们是在职业学校培训的学生。工业园区不仅是学生的活动场所,也是学校的实践基地。工业园区内的大部分企业都是东莞企业,因此东莞和镇雄形成了劳动力输出与产业之间的双向互动。

事实上,在镇雄县的脱贫工作中,土地搬迁安置点周围的立体配置只是其中的一点。从这一点出发,该县的脱贫计划变得更加清晰。

搬迁地点以南两公里是镇雄县新建的县人民医院。在以医院为几何中心的半径2公里范围内,迪达、陆家院、尼罗坪等大型搬迁安置点有序布局。在距离陆家源搬迁200米的70亩建设用地上,东莞市易浩镇雄县民新光电科技、鸿盛服装、陶宝服装厂建设已初具规模。紧挨着三家企业的建设用地,一条通往镇雄县中心区的高速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入口也正在进行桥梁建设。

“从学校到医院,到住房安置、就业和交通,在过去三年的东西部扶贫合作中,东莞和镇雄携手在镇雄县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工业新城。”张卫华说。

“一村一品”成为脱贫的特色“明星”

如果说镇雄县的区域扶贫措施在总体规划上像一轮“月亮”,那么每个乡镇村的“一村一品”就像一颗“星星”,照亮了每个贫困村的扶贫之路。

2018年,赤水园镇积极赢得退耕还林和陡坡生态治理工程。根据规划,位于赤水河源头的银场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民”的模式,全面推进赤水河流域有组织、大规模、标准化的竹种植,规划种植面积6000亩。

在这一过程中,银场村党组织充分发挥了龙鳞种植的主导作用,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民签订了龙鳞种植协议,明确了土地所有权和种植收入仍然属于村民,在全村大力宣传政策,说明产业发展思路和扶贫计划,计算经济账户。 与村民一起种植传统作物和竹子的生态账户和长期账户,及时落实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和陡坡生态治理政策。 有一段时间,村民们热情地参加了种植技术的培训,全村掀起了种植龙鳞的热潮。根据技术指导,村民们收回了一半的庄稼,并在田地间种植了穿山甲。

玉竹的生长期约为3-5年。到2021年底,银场村将初步形成产业效应,带动农民增收。与此同时,“党支部+合作社+农民”的模式也解开了村里的劳动力,给农民多了一个致富的渠道。最重要的是,退耕还林还竹后,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地水土流失的痛苦。

如果说银场村的竹特色产业还是未来的话,那么坡集镇龙王山的“云里”产业实际上是在发展中。

坡积镇充分发挥了海拔高、终年多雾的王龙山的优势,将种植的板栗命名为“云栗”,即“云上好栗”。每年,在栗子被采摘后,它将被制成包装食品并出售给市场。2016年,龙王山第一批“云里”正式上市,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一些村民将土地转让给板栗种植,不仅可以每年每亩获得300元的土地转让款,还可以在“云里”种植基地工作,家庭剩余劳动力可以外出工作,实现“一劳永逸”。“云力”产业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城镇8000多名村民脱贫致富。

据资料显示,自东西部扶贫合作以来,镇雄县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村庄因地制宜,推进蜂蜜、板栗、茶叶、中草药、肉牛等特色产业的品牌发展。目前,已初步培育出“云竹笋”、“云板栗”、“白茶”、“乌鸡猪”、“乌蒙米云”、“乌米核桃”等优质产品。例如,在肉牛特色产业的品牌发展中,镇雄县有183个肉牛养殖场,计划在2020年宰杀65800头肉牛,这将带动31000户贫困家庭增加800元的纯收入。敏泰、优康等东方生猪养殖企业的成功引进,提升了生猪养殖的规模和品牌。2020年,超过100万头猪被放生,这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丰富了东西方扶贫和消费的途径。

记者王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799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