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激活历史文化资源 野三坡擦亮旅游品牌

激活历史文化资源 野三坡擦亮旅游品牌

激活历史文化资源野三坡打磨旅游品牌 《野三坡的剧照》,一个大型音乐和舞蹈故事。图片来源: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京报(记者柯睿)以雄伟的太行山为背景,用顶级的声光电…

激活历史文化资源野三坡打磨旅游品牌

《野三坡的剧照》,一个大型音乐和舞蹈故事。图片来源: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京报(记者柯睿)以雄伟的太行山为背景,用顶级的声光电技术和电影、音乐、舞蹈、武术,生动地诠释了延续了2万多年的野三坡文化遗产,如荒野的起源、人类的进化、文明的进化和红色的历史。

7月31日,在河北省涞水县野三坡风景区的火炬剧场,全面升级的大型歌舞故事《野三坡》首次公演,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文化盛宴。野三坡的开放也意味着景区的夜间旅游业不再是白色的。

在山中寻找出路,在“封闭期”练内功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野三坡仍然是一个贫穷和孤立的山城。一批企业家和改革家付出了无数的努力,短短两年,他们就成为中国农民旅游的典范,被国务院评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到20世纪90年代初,野三坡已经成为北京和天津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2000年底,景区推动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景区服务质量和品牌建设全面提升。截至2011年底,野三坡已获得多项荣誉,如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让旅游景点大吃一惊。然而,野三坡景区把“防疫期”变成了“封闭期”,努力练内功,反复改造,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是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小环境到大环境,从一户到一村到500平方公里的山川河流,把动植物保护、水体保护和垃圾处理作为重中之重。

其次,以生态保护为主线,对违法违规建筑进行了彻底清理,对“山水嘴”、“南极村”等60,675.57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进行了依法拆除或政府没收,旨在“露一手”,既加强了资源保护,又提高了观赏质量。

如今,宽阔的野三坡大道和百里峡大道,伴随着蜿蜒的拒马河,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形成了三季花开、四季景观各异的美丽景观带。在旅游道路的两侧,有按照新中式风格改造的建筑,或用灰色瓷砖或原木砌成的白墙,使野三坡成为独具特色的城镇。通过它,你不仅可以欣赏北方的田园风光,还可以感受江南的风情。

野生三坡百草盘风景区风景。

做好“野生”这个词的发展,不要忘记守护青山绿水

野三坡风景区位于北京西南部,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世外桃源”。因为这里的地形从南到北逐渐增加,所以分为上斜坡、中斜坡和下斜坡。上坡和下坡的气候差异超过半个月。山下的核桃结果,山上的核桃树开花。因此,“三坡”的名称就产生了。

太行山巍然屹立,拒马河碧波荡漾,山上树木葱郁,山下乡村郁郁葱葱。这种野生的兴趣和游戏的性质,使上,中,下斜坡有“野生”的绰号,并享有良好的声誉在中国北方。经过多年的努力,它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野三坡的一大特色是“野”,有野山、野水和野景,一切都是原创的。在野三坡开发之前,拒马河水流湍急,清澈见底。景区内栖息着许多野生动物,还有黑鹳等珍贵鸟类,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还有无数其他稀有鸟类,如野鸭、苍鹭和灰鹤。同时,野三坡也是国家褐马鸡自然保护区。

21世纪,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规模的采砂和不当捕捞导致一些野生动植物灭绝。

2012年7月,一场大洪水袭击了野三坡,景区80%的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在为期一年的灾后重建中,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重中之重。

随着非法建筑的拆除、上游河流的恢复、明确禁止采砂活动以及禁止狩猎和放牧等措施的实施,野三坡开始重生。野鸟回到野三坡,黑鹳回到羊群,野鸭随处可见。

目前,野三坡共有种子植物92科713种,蕨类植物15科65种,药用植物2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有184种,其中包括15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如褐雉和黑鹳,堪称“天然植物园”和“野生动物王国”。

今年是野三坡风景区开发建设35周年。如今野三坡坚持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不仅是旅游、休闲和度假的胜地,也是野生动植物的理想家园。

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景区核心竞争力

“两座山的墙很近,一个水被分成白色和飞行。”这首诗刻在野三坡龙门天关的石墙上,据说是明清时期守关官兵留下的。

作为野三坡的景点之一,在龙门关宏伟的石刻上,驻军士兵的家和国家的感情通过石刻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代代相传。

龙门关是从京都到长城的重要关口,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清两代戒备森严。这里山势险峻,易守难攻,主峰天柱峰海拔1099米,雄伟壮观。

在众多的石刻中,最引人注目和壮观的是“万仞天官”四个字。每个单词高2.15米,宽1.8米。这是明朝总督贾三金于1585年9月题写的。

1982年7月,大龙门摩崖石刻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据专家研究,这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摩崖石刻群,被称为“历史文化走廊”。

几千年后,当游客们在断崖峭壁前仰望古诗词时,厚重的历史沧桑呈现在他们面前…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只有两者充分融合,我们才能形神兼备,共同进步。近年来,野三坡促进了历史、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为景区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2009年,野三坡斥资6000万元打造了一部大型的音像舞蹈史《印象野三坡》,以顶级的声光电技术和华丽的舞台效果诠释了野三坡2万多年的文化遗产;2020年7月,《全力升级》中的大型歌舞故事《野三坡》,再次以更加炫目的舞台色彩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文化盛宴。

2019年,野三坡在开山节上向“野三坡”杯国际皮记忆大赛获奖者颁奖,展示了文化和记忆的魅力,弘扬了家乡文化,提高了景区知名度。

野三坡的节日文化提升了当地的声誉和软实力,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野三坡国际音乐文化节吸引了五大洲的民间音乐团队,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新平台。“野三坡景观音乐节”、“野三坡秋海棠花节”、“野三坡收获节”、“野三坡红叶节”……以及登山比赛、摄影比赛、书画展览等多项节日活动。,正在打造一张具有野三坡特色的文化名片。

目前,涞水县依托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结合野三坡风景区总体规划,正在规划建设黄帝历史文化公园,以野三坡大龙门城堡为典型代表的涞水长城文化公园建设也已启动。

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促进旅游业繁荣的关键要素。通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和发展,野三坡的旅游形式和文化遗产越来越丰富,逐渐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

“景区带村”贫困人口在全国名列前茅

野三坡风景区位于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多年来,景区探索了“景区带村”的理念,通过让更多的贫困农村地区依靠旅游业摆脱贫困,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参与分享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好处,来帮助贫困人口。

近年来,野三坡创造了许多新的旅游形式,建造或重建了800个旅游农舍,拓宽了穷人增加收入的渠道,在帮助穷人方面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围绕新的旅游形式,修建和修复了35.8公里的旅游道路和13座桥梁;铺设和改造15100米的输水管网;15个村庄的电网已经改造;野三坡美丽乡村省级示范区已成为乡村旅游的新热点。

此外,在景区的带动下,当地形成了以松湖口、大龙门村为代表的民宿旅游模式,以南峪、陆机村为代表的工商资本模式,以吕家堡村为代表的旅游合作模式。目前,野三坡景区的贫困村、贫困人口和贫困人口享有分红收入,景区内美丽乡村的覆盖率在全国名列前茅。

野三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周边村庄的休闲旅游服务。目前,它辐射了7个城镇和90多个村庄,71个贫困村庄受到辐射。景区内有2300多家乡村酒店和农舍,惠及近10万人。旅游区居民人均收入从开发前的不足70元增加到现在的2万元,旅游接待核心村超过3万元。野三坡“景区带村”旅游扶贫模式已成为全省的典范。2017年10月,国际扶贫开发高层论坛五位外宾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丽水,考察旅游扶贫工作;2018年9月,他被选为当月全国旅游扶贫大会的典型案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200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