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耕好节粮减损的“无形良田”——一粒中国大米的故事④

耕好节粮减损的“无形良田”——一粒中国大米的故事④

原标题:《看不见的沃土》节粮降耗好——一粒中国米的故事4 长秦 在过去,每个收获季节,许多人都会在割过稻子的田里捡稻穗。今天,这一幕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历史。江苏…

原标题:《看不见的沃土》节粮降耗好——一粒中国米的故事4

长秦

在过去,每个收获季节,许多人都会在割过稻子的田里捡稻穗。今天,这一幕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历史。江苏宿迁宿豫区长兴村的粮食种植者肖勇对此深有体会:农业技工可以根据水稻的高度和成熟度调整收割机的割台高度和收割速度,实现“按田收割”。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提高,正在实现“粮食还仓”的梦想。

肖勇改种近1000亩稻麦轮作农田,这是大丰收的希望。同时,他还善于种田,节约粮食,减少这块“看不见的沃土”。家庭农场建立以来的五年里,他通过科学收割减少了大量的粮食浪费,建起了粮食烘干场和粮食烘干室。用他的话说:“节粮的损失就是增产增收,相当于多了一块良田!”

培育粮食消费减少的“隐形沃土”潜力巨大。珍惜食物,除了管理好“舌尖上的浪费”,减少产后食物的流失同样重要。从镰刀收割的时候起,一粒谷物就要经过从田地到仓库、从作坊到餐桌等各种手续。忽视任何环节的节约工作都会造成浪费。比如一些食品由于储存条件不合标准而发霉、虫蛀;在运输阶段,很多地方粮食从收购到加工都需要反复包装拆包,容易造成抛撒和丢失;干燥设备可以解决干燥困难和二次污染的问题,但我国粮食干燥机械化率不足10%,粮食因水分控制不当容易霉变。据统计,我国粮食在储运和加工过程中每年损失达700亿斤。

近日,国家粮食局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粮食、物资储备部门切实做好粮食流通消费各环节节粮降耗工作,落实粮食、物资储备部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职责任务。节粮降耗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整个链条,需要“产、购、储、销”的共同努力才能打牢基础。在储粮方面,正确使用科学的储粮设备,粮食损失可降低到2%以下;注重粮食流通的科学布局。比如山东近年来积极推进粮食的散储,使粮食运输损失率降低了3个百分点;建立和完善粮油适度加工标准体系,走出精、细、白消耗过度的误区,防止过度加工造成的损失。

建立粮食收获后服务体系,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地方政府在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时,要突出维护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存和流通能力建设。目前,全国已建成3000多个收获后粮食服务中心,提供以储藏代替干燥,以加工代替加工等服务,帮助农民节约粮食,增加收入,被亲切地称为“粮食银行”。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型农民”的主导作用。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的商业实体大多使用现代农业设备,通过订单农业、技术指导和集中收割,小农户被迫融入高效和集约的粮食供应链。“一站式”产后服务不仅减少了浪费,而且提高了质量和效率,解决了小农的“收获后的烦恼”。

耕种“隐形良田”,实现粮食的“退仓”,实现粮食的深加工。在发展科学储藏和推广适度加工的同时,通过科技创新挖掘米糠和大米蛋白的综合利用潜力,可以为提高粮食利用效率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只有抓住薄弱环节,挖掘潜力,提高社会地位,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供应链,才能很好地培育“无形沃土”,让更多的种粮农民尝到粮食节减带来的甜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407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