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家风故事】关捷:成为一个“人”

【家风故事】关捷:成为一个“人”

【家庭故事】关捷:成为一个“人” 来源: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 谈到他的父亲,关捷有点遗憾他的父亲没有看到他后来的成就。作为一名记者和作家,他现在已经取得了一些…

【家庭故事】关捷:成为一个“人”

来源: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

谈到他的父亲,关捷有点遗憾他的父亲没有看到他后来的成就。作为一名记者和作家,他现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

别的不说,仅在1993年,关捷就做了两件大事。今年,关捷计划了一次“寻找英雄之旅”。他走遍了整个国家,采访了包括李向阳在内的20多位原型银幕英雄,记录了逐渐被人们忽视的英雄故事和英雄精神。同年,关捷听说鲁迅故居要建一个大的文学巨擘饭店。他写道:“你能不能,鲁迅故居能不能升起这面酒旗?”,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注意,并停止了修建酒店的计划。

关捷做的这两件事,属于国家和人民,是伟大的事件。熟悉关捷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样的大事经常发生在关捷27年的记者生涯和近10年的作家生涯中。在关捷看来,当这些事情落到他手里时,他必须做好它们。他想像他父母说的那样“成为一个人”。

不屈的

成为一个“人”很难。

关捷,满族,1960年出生。从他出生到1976年,他的家庭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当他9岁的时候,他和父母被送到乡下,住在一个简单的瓜棚里。中国东北的冬天很冷,瓜棚里有空气。风能穿透皮肤,渗入骨骼。很多来这里的人会去生产队偷柴火御寒,但关捷一家不会。关捷的父亲对他们的兄妹说:“你们可以把它捡起来,但不能偷。”有时候,连村民都看不到过去,觉得家里太老实,趁家人不注意,从篱笆外扔些柴火给他们。

从农村回到沈阳后,住房情况有所改善,但并不乐观。关捷的旧房子被没收,重新分配的房子是厕所旁边的一个仓库。就在这期间,一位军队干部来了,他年轻时被关捷的父亲救起,回到沈阳看望老师的家人。新来的人看着这些可怜的房子,好心地提出通过这种关系为关捷的家庭租一套像样的房子。“我父亲立刻不高兴了。“我为什么要住在别人的房间里,””场面一时有点尴尬,幸亏后来军队干部跟关捷的父亲玩游戏。这个提议让关捷的父亲很高兴。他是一个很好的棋手,他可以用左手和右手下棋。

“虽然我住在厕所旁边,但我绝不会屈服。那时我才13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成为一个“人”,第一个人必须不屈不挠,在任何逆境下都能在阳光下成长。

1993年,关捷一当记者,就因报道金溪假士兵案而出名。报告发表后,关捷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独自面对巨大的压力。“抵抗压力的能力是没有能力的,也就是忍受它,做你想做的事。这些都是检察院给的材料,我没有个人发挥。”

关捷(左)采访艺术家李默然先生(右)

关捷希望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能够继续在家庭中传承下去。2019年3月29日,关捷特别祝贺《新科学》研究生管浩然。关捷介绍说,管浩然的曾祖父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后来,由于历史原因,他的祖父和父亲没能进入大学。在了解了他的家族史后,管浩然努力学习,一路考进了研究生院。关捷认为这是这个家庭的骄傲。他在自己的博客“盛京关捷”中写道:“请他奖赏他不屈的精神。”

寻求知识和美丽

大多数父母总是期待成龙,希望他们的孩子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和艺术家。关捷没有这种压力。在他的印象中,他的母亲总是告诉他,他不需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而只是一个“人”。“人”这个词不是简单的活着,它需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对精神生活的渴望在关捷童年的家庭生活中尤为明显。在接受作家李的采访时,提到,简陋的仓库里藏着一种温暖。在15瓦的灯光下,八个人挤在一起,他们的父母带着孩子读书、唱歌和弹钢琴。“太令人难忘了!”

有时,当老师的父亲备课时,当医生的母亲写手术日记时,他们的兄弟姐妹读小说。1975年春节,关捷的哥哥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新版《红楼梦》,全家人都很喜欢。关捷是最小的,他的家庭允许他。他读第一本书,而其他人匆匆忙忙地读第二本和第三本书。

关捷的父亲在业余时间也跟着去了。“我很久以前就看过了,所以我可以再看一遍。”。有时,他会和关捷讨论书中关于食物、衣服、住房和休闲的有趣的事情。

好书怎么读都不够。《红楼梦》的最后一个页脚已经翻了,它的厚度比新书厚了很多。对于这个刚刚摆脱思想枷锁的家庭来说,《红楼梦》是一个美丽的世界,可以滋润干燥的灵魂。如今,59岁的关捷仍然保持着阅读《红楼梦》的习惯,每天要翻两三页。

有时好书是和家人一起读的,有时只有关捷一个人喜欢。关捷喜欢读鲁迅、杂文、小说和杂文,他全都喜欢。但是关捷的父亲不喜欢它,总是觉得太重。关捷在小学时看过《阿q正传》。他告诉他父亲他不明白。他问他父亲鲁迅是什么意思。父亲耐心地解释说:“这是关于麻木的农民。”关捷13岁时,父母不在身边,所以他每天的生活费只有7美分。他花了大部分时间买书,读了很多鲁迅的作品。

1993年,关捷去了鲁迅的儿子周海婴的家。当他听说鲁迅故居要建一个大的文学巨擘饭店时,他觉得这是他的责任,他必须说出来。后来,关捷得知写有《伤逝》、《呐喊》、《药》的鲁迅会馆(绍兴会馆)将被拆除。他的报告文学《拯救鲁迅会馆》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它是多么重要,它是中国文学的圣地.\”“我为此感到骄傲。”

英雄

1993年,关捷计划的“寻找英雄之旅”的根源是他的家庭。

关捷的祖先是满族军人家庭。在清朝,大多数祖先都是警卫和笔杆子(意思是“处理文件和文件的人”)。关甲像其他家庭一样,强调武术精神和家与国的感情。

早在20世纪70年代,关捷就在家里寻找哥哥姐姐口中的“珍宝”,在20世纪50年代寻找一大堆国债。关捷询问她母亲的来历,她母亲告诉他,这些“珍宝”是通过出售珠宝买来的,“国家陷入了困境”。关捷震惊了。“原来,一个好公民是这样的。”

中年以后,关捷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家谱和历史。他发现,尽管家里有赌博和抽烟的花花公子,但即使是这些人也有一种“尊严”感,一种家和国家的感觉。“纨绔子弟不是绝对的纨绔子弟。在抗日战争期间,有一个部落长老卖掉了他的院子,买了一架飞机来支持抗日战争。日本人要他们做事,他们坚决不做。”

在我和关捷的谈话中,我被一句话深深打动了。他说:“个人必须先练习和吸收光,然后才能辐射光。”

1993年,《千里寻英雄》的采访是关捷吸收英雄之光的开始,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也有一种强烈的英雄情结。

除了在幕后寻找真正的英雄,2009年,关捷还策划了《建国大业·故乡之旅》的采访活动,采访了朱德、彭怀德、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等20位元帅和将军;2010年,他将目光投向了塑造邓世昌英雄形象的艺术家李墨染,写下了李墨染“虽死了九次,但并不后悔”的痴心;2014年,他采访了抗美援朝战争的180个师,并撰写了令人震惊的《士兵之血》;2015年5月,他代表二战劳动受害者向日本索赔25年。写这本书《日本,你必须把我送回天堂》时,关捷感到“失落,写得好,得到了和平。”

关捷写《英雄》已经25年了。

这段时间很长也很短。与普通人的集中相比,时间长了。25年大约是生命时间的四分之一;肖特被比作关捷的“人类”课程。这25年只是他成为大写的“人”的一个周期性的培养。在成为“人类”的道路上,关捷将继续他难以停止的步伐。(何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896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