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三浦春马自杀背后:名人自杀事件中,社交媒体扮演着何种角色?

三浦春马自杀背后:名人自杀事件中,社交媒体扮演着何种角色?

三浦春马自杀背后:社交媒体在名人自杀中扮演什么角色? 7月18日,日本著名演员三浦春马被发现在家中的壁橱里上吊自杀。7月20日,日本警方公布了三浦春马的尸检结果…

三浦春马自杀背后:社交媒体在名人自杀中扮演什么角色?

7月18日,日本著名演员三浦春马被发现在家中的壁橱里上吊自杀。7月20日,日本警方公布了三浦春马的尸检结果,称没有什么可解释的,目前的线索倾向于三浦自杀身亡。

“我曾经很开心”是三浦春马在热门电影《爱情》中的台词。他7岁出道,2007年凭借与阿拉卡基·玉井联袂主演的电影《爱》,获得日本电影学院最佳新人奖。这部当年最受欢迎的电影赢得了30亿日元的票房,同时也让三浦春马的人气飙升,成为最抢眼的年轻明星。从那以后,三浦与上野树里、水原希子、长泽雅美和其他受欢迎的日本电影明星合作。虽然他还没有在电影界建立起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人们普遍认为他有一次伟大的明星之旅。

三浦春马(1990年4月5日-2020年7月18日),出生于日本茨城县图普市,日本演员。代表作有《那个夏天的第一次》、《14岁的母亲》、《爱空》等。7月20日,日本警方公布了三浦春马的尸检结果,称没有什么可解释的,目前的线索是三浦死于自杀。

据媒体报道,三浦在他的自杀家中留下了一张遗书,但细节没有公开。然而,十年后,当米乌拉二十岁的时候,他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在网上广为流传。在信的开头,三浦问自己:“你过着幸福的生活吗?”他希望自己在30岁的时候仍然是一个有权力的人,“把珍贵的东西紧紧地抱在怀里。”

然而,作为一名演员,不得不呆在各种媒体领域的三浦,显然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过着幸福的生活。事实上,近年来有很多关于艺术家自杀的新闻。2016年,基米因抑郁症在家中去世;2017年,金钟云以烧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2019年,韩国艺术家苏力上吊自杀,韩国歌手古原诚司在家中自杀…无论是被怀疑被网络暴力杀害,还是自杀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媒体在公众人物自杀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认为,在众多的讨论和推测中,最缺乏的是对媒体在自杀悲剧中所扮演角色的反思。当哀悼和纪念的浪漫叙事通过媒体刺激和激发观众的情感时,对这一现象的反思也就此停止。在经历了震惊、遗憾和悲伤之后,如果文化传统、艺术家制度、情感治疗,当然还有媒体的作用仍然保持不变,那么悲剧的发生可能只是无数悲剧的再现。

作者|胡

明星们还能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吗?

对于明星自杀,许多观众和粉丝首先感到“难以表达”、“不可接受”和“太突然”。至于三浦春马之死,最具叙事性的是:几天前,他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一部新剧。浏览三浦最近的微博:推广新剧,为高考学生加油,给粉丝唱歌…一系列的行动充满了积极的能量,在许多情况下仍然显示出他的阳光和甜蜜的微笑。这让公众很难从社交网站上察觉到他内心的情绪。因此,许多粉丝在他们的社交网站上留言:“我希望这不是真的”,“赶快出来辟谣”等等。他的死讯也被“找你”的工作人员发现了,因为他无缘无故地缺席了预定的工作。

众所周知,演员的职业是通过各种媒体向公众展示他的个人形象。同样,与普通公众使用社交网站不同,名人和其他公众人物打开和运营社交网站的方式也是他们工作和业务运营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为了实现创造人物和推广作品的目的。在这个目标下,明星们的生活、想法和其他行为都有一个明确的吸引消费的目的,这必须满足市场和消费社会的需求。当人们被设定为营利商品时,积极、美丽、健康的一面不可避免地成为最畅销的特质,在不同的媒体上展示这些特质可以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心;相反,不快乐、忧郁、多愁善感等被视为负面情绪和形象,应该通过压抑和漠视来小心收集。毕竟,“人有时是软弱的,但我们都想看到坚强的人。”

《倦怠社会》,[德国]韩炳哲译,王一立译,见《城邦》|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6月。

尽管韩炳哲的《倦怠社会》已经超越了哲学阅读的范围,成为了畅销书,警告人们21世纪的病理现象已经被神经元引起的疾病所主导,如抑郁和衰竭综合症,提醒我们福柯的自律社会已经被功勋社会所取代,但许多人仍然执着地相信一种更完美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可能还很遥远。这使得人们不断地要求自己“更努力地工作”、“变得更强”和“变得更好”,认为只要他们坚持这一追求,他们就能成为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并取得预期的成就。然而,当这种自我要求满足了三浦、雪莉等追求完美的所谓努力奋斗的艺术家,而社会又提倡和肯定积极的情感时,效果就更适得其反了。

情绪和行为专家苏珊·大卫认为,负面情绪的价值也应该得到重视。在TED演讲中,她提到自己在15岁时忍受了父亲去世的悲痛,以看似平静的心情和惯常的微笑面对校园生活的经历。即使有人问她“最近过得怎么样”,她也会回答“很好”,说“我很好。”原因是她认为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崇尚“无情文化”的社会,即使她已经跌入深渊或感到孤立,也没有人愿意理解别人内心的痛苦。在这一纪律下,公众也开始习惯于在日益复杂的技术、政治和经济形势下加强和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在一项针对7万人的调查中,她发现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在面对负面情绪时会选择远离这种感觉,不仅是为了他们自己,也是为了他们周围的人,比如家人和孩子。这就形成了一种“道德正确性”,即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忽视消极情绪作为一种信息和数据对个人生活的价值。

但事实上,被忽视和被压抑的东西往往会通过潜意识影响主体,这种僵化的情感反应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她呼吁公众认识到情绪带来的不同信息,培养情感的敏捷

(情感敏捷)

-与好奇心和同情心共存,特别是勇于采用与价值观相关的方法和步骤,而不是否定和忽视负面情绪。

电影《爱情》的剧照。

使苏珊面对悲伤并最终以情感为终身研究对象的转折点是当时的英语老师敏锐地意识到了她的负面情绪,并要求她写下自己的感受,这被认为是她一生中的一个革命时刻。这让人们想起了酒井正人的心理学家在日本戏剧《铃太郎》中遇到自杀者时说过的一句话:“不要努力工作。”

通过媒体获得曝光率、形象等职业特征是必要的,这使得许多公众人物在自杀前发现自己的情绪失常。当朋友圈和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站把越来越多的人带到公众面前时,明星们已经不再是这种精神状态了。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负面情绪如何被察觉,如何与它们共存?我们能对他人的情感敏感并为他人创造一个“革命时刻”吗?这已经成为更多普通人的难题。

网络暴力会导致自杀倾向吗?

社交网站和其他媒体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塑造自己形象的平台,还提供了最大的网络暴力。近年来,明星自杀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显示出年轻时代的特征——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自杀,以结束这一迷人职业背后的痛苦。30岁的三浦春马在叹息,因为他拥有最好的时光;别忘了,雪莉,一个韩国歌手兼演员,去年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苏利)

,年仅二十五岁就去世了,可以说是“好青年”。除了年轻和同样的死亡之外,网络暴力也已经成为虚拟空中产生的因素之一,但是对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苏力,1994年出生于韩国釜山,2005年加入韩国SM娱乐有限公司并成为其实习生。2009年9月5日,他作为f(x)演唱组的成员正式亮相,并主演了偶像剧《献给美丽的你》、电影《时尚之王》和《真理》。

在迄今为止发现的笔记中,三浦潦草地写着“我想死”,关于这一事件的更多细节需要进一步证实。然而,同一个经济公司的朋友贺来贤人在社交网站上发帖,这已经成为解释三浦之死的线索之一。何来指着社交网站上的负面信息,暗示三浦的死也是网络欺凌的结果。他认为三浦被网民围攻是因为他发表了对东出昌大婚外情的评论。此外,有报道称,在疫情爆发期间本应克制自己的三浦也出现在一部舞台剧中,受到了网民的批评。

由于社交网站上的公开评论,明星们的私生活受到了侵犯,最后,压力这个话题并不新鲜。这些攻击性言论大多涉及对他人信仰、态度和情感的批评,或者涉及性、政治和宗教等问题,尽管它们不会直接造成“身体伤害”

(身体伤害)

,但这往往是“精神伤害”。在哲学关于言论自由的争论中,“歧视性言论”和“仇恨言论”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尽管约翰·米尔,

(约翰·斯图尔特·米尔)

在《论自由》中

(论自由)

著名的“伤害原则”被提出

(危害原理)

“伤害他人”是限制个人自由的唯一合理理由,即言论是否伤害他人,可以作为限制的标准。范伯格·赫尔佐格

(乔尔·范伯格)

还要使用“进攻原则”

(进攻原则)

有人指出,应该限制“冒犯性”言论。但与此同时,他也对这一限制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只有当言论“冒犯”了所有人,而且该言论“被他人冒犯”,这是无法合理避免的。

然而,一方面,“冒犯”是主观的;另一方面,严格来说,任何演讲都不能同时“冒犯”每个人。因此,“进攻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困难。由此可见,在“言论自由”的框架下,网络上的言论暴力不可能一时消失。这里,有些人还引用科学家杰克·帕森斯的话

(杰克·帕森斯)

文字-权利和自由

(自由)

这是一把双刃剑,我希望公众在关注责任的同时

(责任)

虽然网络暴力可能不是三浦自杀的唯一原因,但不能说这些信息对他没有影响,因为他“很少向别人倾诉”。近年来,网络媒体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否定”、“否定”甚至“恶意”的信息,最终导致情感崩溃。当然,也有像张雨绮这样跋扈的年轻姐妹被网民唾弃,公众人物可以反击并吐出网民,但这对每个艺术家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网络哀悼与维特效应

每当有明星自杀的消息传出,每个媒体平台都会第一时间跟进。除了新闻报道,对他职业生涯的回顾和对他个性的评价也成为最轰动、最感人、最引人注目的热点。三浦春马的死也不例外。一些媒体称三浦之死是一代年轻人的终结;运用他在《爱》中的台词,他说他现在已经“变成了天空”。揭露他未来在20岁时写给自己的信,使自杀事件显示出一个更尴尬的对比;“爱笑的人可能不快乐。”各界朋友对三浦真诚、勤奋、脆弱、敏感的个性化叙述进行了评论,这也在网上感动了一个又一个读者…然而,在一系列浪漫的自杀故事之后?每一次后悔会成为一段遗忘期甚至下一场悲剧的开始吗?

电影《爱情》的剧照。

现代媒体的形成和发展无疑改变了人类的时间观和空,使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不断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加剧了“坏消息就是好消息”的媒体道德状态。在信息全球化和这一理念的影响下,暴力、冲突、死亡等事件成为“热点新闻”,甚至形成了一种“消费死亡”的文化——对于一些公众人物来说,由死亡引发的热烈讨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亮点。

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大卫·菲利普斯在研究媒体与自杀的关系时,首次提出了维特效应。所谓的“维特效应”,源于歌德著名的《少年维特》,指的是当这部小说风靡全球时,全世界痴迷于它的读者追随主人公维特而自杀的趋势。在大卫的研究语境中,“维特效应”是指在媒体影响下模仿自杀的行为。当时,大卫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报纸。通过研究1947年至1988年英国和美国的自杀率,他发现当报纸发表自杀新闻时,自杀率会上升。

原因可以概括如下:第一,详细描述和简化属性。为了让读者“有同感”,媒体经常详细描述自杀的地点、方式和氛围,却忽略了自杀的长期和复杂的心理原因,如简单的压力和抑郁;其次,它具有娱乐性和渲染叙事性,因为这样的描述往往能带来更多的流动效益,产生更大的影响,更容易达到“坏消息就是好消息”的效果。此外,总结“天堂里没有暴力/伤害/痛苦……”似乎是富有同情心的,表达了对死者安息的良好祝愿,但它可能会无意中给那些正遭受情绪困扰的潜在读者一个信号,即自杀可以得到缓解。

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所有这些发现似乎更有意义。以三浦的自杀为例,作为一名艺人,三浦应该不会从未听说过其他明星的自杀。那么,这样的悲惨消息会不会微妙地引发“维特效应”?当然,这里我们并不是说三浦的自杀是对以前明星自杀的一种“盲目模仿”。他一定有自己无法忍受的痛苦和绝望,但是这种信息的影响会使他在绝望中放弃其他做法吗——例如,向他周围的人或专业机构寻求帮助,而别无选择?绝望中自杀真的是他唯一的选择吗?事实上,这是痛苦和遗憾的;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关于三浦的死亡。

公众人物对媒体依赖的专业性特征,以及网络暴力的高风险和“倦怠社会”的现实,使得一些艺术家歇斯底里地追求积极完美,发起自己的“攻击”。越来越多的此类事件的报道可能会加剧他们内心的绝望和无助,从而寻求解脱。当哀悼和纪念的浪漫叙事通过媒体刺激和激发观众的情感时,对这一现象的反思就此停止。在经历了震惊、遗憾和悲伤之后,如果文化传统、艺术家制度、情感治疗,当然还有媒体的作用仍然保持不变,那么悲剧的发生可能只是无数悲剧的再现。

也许只有当更多的人反思这一悲剧并拥有改变的力量时,我们才能在缅怀死者时说“他曾经是幸福的”,或者至少让更多陷入困境的人有希望和可能继续活下去。

作者|胡

编辑|行走罗东

校对|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927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